百度王大豪先生简介:新疆人,著有《利益论》、《统一与分裂的博弈》;长期致力于新疆民族问题研究,据说有中国唯一新疆民族问题专题博客。
虽同为新疆人,我与王大豪先生素不相识,因为王大豪先生在微信里有个平台“王大豪新观察”,偶然邂逅,持续关注,平台上常有一些关于新疆民族政策的独到阐述,王大豪先生作为一个从小在少数民族地区成长的人,看待问题客观也较理性,平台上也会同时发送一些本土作家的文章,一直以来拥有较多的粉丝。
但最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王大豪新观察”平台上下竟然也附上了广告,宣传的据说是新疆酒慕萨莱思,附上广告也就罢了,可是红字广告部分,所谓的新疆人流传的段子部分,暧昧低俗,难登大雅之堂,实在有损王先生平台形象。
推广家乡产品,突出地方文化,本也无可厚非,但不加选择,鱼目混珠,与文明、内涵和经典相去甚远!实在令人可叹,广告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不应是高素质文化人所为。
作为一名新疆人,一直喜欢这个平台的理性,也希望他像一个窗口,传递一个文明、知性的新疆,一个美丽、现代的新疆。公共平台,为追求关注,内容雅俗共赏,也在情理之中,但流于低俗,就不免伤风败俗,特别是该平台主要内容都是涉及政策稳疆之类高大上文章,夹杂在这种段子之间,显得不伦不类,犹如花丛中晾裤头,煞风景,不搭调!
也许一些人会笑我落伍或小题大做,但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自己不忍卒读的,就会想到孩子的感受,孩子们会点开看,很多孩子会点开看,有几个家长和教师会愿意孩子看这样所谓的经典?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
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
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每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每一个人,特别是文化人,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从小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真正的幽默,什么是痞子式的流气,故作豪放的粗俗。什么是文明,它不仅应该体现在言谈举止,也应该体现在文字中。什么是文化?它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十几年前去乌市,听到公交车上的广播里反复播放“无痛人流”的广告,当时正值放学高峰,望着一车稚气而木然的面孔,深深地为这样不和谐的画面痛心疾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纯真的年龄享受本属于他们的一方净土,不去亵渎他们的世界。
所以,不是矫情,我将选择取消关注这个平台,当然,少一个关注平台不会在乎,但是我在乎,这是一个热爱新疆,热爱孩子的家长的郑重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