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那天与我聊天,说班上有一个男生,曾拿走过她才买了一天的水壶,还经常拿同学的东西,有一次竟然拿了班上一位女生的100元钱,后来在老师的追问下才拿出来。又说这个男孩子还曾说班上的一个小男生打他,他的妈妈还打电话找老师质问,老师询问时,被告状的那个男孩委屈的哭得一塌糊涂,结果再问,告状的男孩终于承认他没对妈妈说实话。
豆子说的时候是义愤填膺的,我起初没在意,直到豆子说出:“他坏,他妈妈也坏。”时,我觉得不大对劲了。开始认真地与她对话了。
“其实,这个男同学也挺可怜的,不是吗?”
“他可怜什么呀?”豆子撅着嘴巴不大服气。
“你想想啊,一定是她的爸爸妈妈因为忙还是什么原因,没有时间管他,所以他才会变成这样的。”
豆子沉默了。
“如果是平常的家庭,孩子今天多一个水壶,明天多一个钢笔,家长一定会追问,他就不会一错再错了。”
“对这样的同学,我们不能嘲笑他,应该想办法帮助他。”
豆子疑惑地问:“那怎么帮呢?”
“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者讲道理的方法让他明白,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
豆子忽然喜出望外地跳起来:“《开心的米莉茉莉》”
在曾经的一篇博文中,曾介绍过豆子读的一本书,《开心的米莉茉莉》中的《你自己能变好》,讲的是:贝贝是一个小男孩,可是他是个小偷,他中午会偷别人的午饭,在班里乱翻别人的课桌,还乱翻布莱恩老师的口袋,于是,贝贝被罚站了,他也不能去上体育课,布莱恩老师对贝贝说:“贝贝,你自己能变好!”可是,贝贝一点也没变好,有一天,布莱恩老师叫警察了,警察把贝贝、米莉茉莉带到监狱去看小偷的生活,她们看见赌徒甘布勒像大灰狼,枪手皮斯特像大老虎,小偷克鲁克斯像“公牛眼”有个叫比尔的小偷问贝贝想不想像自己一样生活,贝贝说不想,警察说:“贝贝,你自己能变好。”后来,贝贝真的变好了。
豆子表现得很激动,问我:“妈妈,今天是星期几?”
“星期五,怎么啦?”
豆子赶紧找了这本书来说:“今天有班会课,可以让老师读一下这篇文章。”
这就是善感的豆子,从义愤填膺到真诚相助,这么快就改变了。
今天,去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活动,遇到了豆子的班主任,班主任提到了这件事,说她在班上读了豆子推荐的文章,事先什么也没说,也没有针对的痕迹。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个曾做错事的小男孩竟主动站起来谈感受,真诚表示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也谈了自己的感受。效果非常好。
听了以后很感动,孩子就是孩子呀。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爱的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