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歧视的理由都是堂皇的借口

(2012-07-17 23:28:40)
标签:

杂谈

一切歧视的理由都是堂皇的借口

----致教育部和性别歧视的高校们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之后又加上了上外,两大直辖市帝都与魔都领衔外加一座古都的以及众多的随便拿出一所就让人觉得NB的大学名称居然与性别歧视联系在了一起,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论是所谓的“男女比例”问题,还是“就业问题”的理由,还有之前的那些男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问题,等等这些乍一看绝对 拿得出手的理由,每一个无非是为了性别歧视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也许这些借口也正反映出了现在的现实情况,反映了当代中国大学的真实的水平和思想境界。

    一、先从合法性说说依性别划分分数线的问题。高校说了,他们是事先报教育部批准了的,而且是提前录取批次,并且公示了的,所以他们是合法的。很抱歉,我认为你们这是赤裸裸的以所谓合法的外衣来违法。无论是否报了教育部批准,以各高校的水准我们很难说高等院校特别是名校会不知道《妇女权益保护法》,如果以我一个本科毕业学士学位非211大学毕业的小律师身份去说名牌高等院校不懂《妇女权益 保护法》那真的是一种侮辱,但今天不说貌似是不行的,这部法律规定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保证妇女在入学、升学、授予学位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所以无论教育部批与不批准,作为本身就具有保障男女平等义务的学校,所以无论教育部批与不批,作为本身就具有保障男女平等义务的学校用外交部的话来说就是“别拿教育部做挡箭牌”,你违法了就是违法了,不论谁批与不批都不能阻却你的违法性,同时非常荣幸的恭喜各位把自己的老大---教育部也拉到了这个违法的行列。教育部就是这个“有关部门”,他本身就有义务去保障这种“公平”,然而很不幸,我们看到的是他为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所作的不是当头一棒而是为其背书为“合法”,这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作为更加的可怕,他以政府部门的权力为歧视行为公然写上合法二字,那践踏的不仅仅是学外语的这一个学年的孩子,而是今后各种的专业,各类的学校,甚至是全体的教育环境,只要你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OK那就可以歧视了,比如师范类专业,女老师太多了,女学生太多了,怎么办?抬高分数线,现在是大学,那今后会不会硕士、博士招生?会不会是小学、初中、高中招生都要按照性别去划分了呢?一切恶劣的口子最初撕开的时候其实都是很美好的,至少是给人一个极其“合理”甚至是表面上很正义的感觉的,但只要是歧视的不平等的初衷的无论最初多么光鲜的结论,那最终发展的结果就是造成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并且造成更广泛的的社会矛盾。

咱们再说说第二个违法的问题,这次是违反的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以及----说来可能让北京的大学惭愧的一个法律文件,那就是《北京宣言》。这两个是我们所批准加入的国际公约,我国的政府在包括北京宣言、千年发展纲要、反妇女歧视公约等多个国际法律文件中均做出了郑重的承诺,要保证女性在受教育方面具有和男性同等的待遇和地位,消除一切形式的对女性的歧视,在法律、政策上杜绝一切的歧视性条款和规定,而我国政府说良心话也确实一直在改善,无论实质上是否真正的消除了妇女歧视,但至少在法律层面上来讲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而现在也基本没有哪个政府机构胆敢公然的出台各类对妇女歧视性的规定了,尽管歧视是有的,但应该说都潜伏在水面以下,然而教育部和各名校在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最盛大的一个“教育盛典”----高考上赤裸裸的上演了一出具有堂皇理由的性别歧视表演,真真的响亮的扇了我国政府一个巨大的耳光----而且是抡圆了扇的。

可能教育部和高校会说我们只是根据情况区分了一下录取的条件,这个是基于现实考虑的,是允许的,那么我解释下什么叫做歧视,根据公约的定义,“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影响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那么使用同一张试卷同样的批改模式下得出分数的考生按照性别分别录取和划分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就是典型的对妇女的歧视。无论什么样的理由,无论什么样的做法和方式都是歧视,都是违法的!无论什么样的专家、教授、什么样的部门去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只要这个行为是违法的那么他都改变不了违法的事实,那么我就想说你们真的不知道法律吗?真的不知道这样就是违法吗?那么那么多人都说了你们还给出那么多理由来不觉得自己已经不仅仅是无知已经要接近于无耻了吗?当然了理由是堂皇的,你们自己可能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就算是违法了可能也觉得没什么,只要自己的理由充足也就OK了,但这正是等同于向全世界宣告,什么北京宣言、什么签署的条约,都是“形式”都没用!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性别分化与歧视的国家,哪怕是他号称最公平的高考!

请问教育部,你们真的打算这么响亮的扇我们中央政府的耳光吗?作为一个爱党爱国的中国人,我真的心疼我们政府的脸面。

二、区别对待的理由

虽然我说了,不管什么样的理由,只要是歧视那么就违反法律规定,但我还是想说一下那些堂皇的理由,有些外衣不剥掉的话,怎么能看清猥琐的面孔?

1、调整男女比例

这其实是相当伪的一个命题,女多男少的专业所谓阳气不足,影响效果之类的乍看起来是很合理的,毕竟女生太多了嘛,那男的应该多一些,阴阳调和,那么我真的很想知道,到底要调整到多大比例?这些比例依据在哪里?如果没有依据那么这种调整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具体影响到了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否有明确和长期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基于何种研究模式和方式以及视角?没有的话那么就是不合理的。有新闻中认为教学中缺少了男性思维和男性视角,那么请问以高考限制女性入学的方式是不是就是唯一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否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改变那么久说明限制入学就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而以这种方式去增加所谓的男性思维和男性视角就是不合理的,就是伪命题。

2、男女生的知识面不同

新闻里说这些大学认为男生知识面广、兴趣面广,而女生往往只是考试分数比较高,真的是很难以理解这种认识是从何而来的,以我的视角,我反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假设这种情况为真的话,那么我能得出的结论是,女性比男性对专业和学业的专注程度更高,且忠诚度较男性为高,更有益与对专业的研究和贡献,但我绝对得不出男性比女性兴趣更广泛和知识面更广的结论,盖因为作为人类的个体,必然有着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那么在自身爱好与兴趣和本身专业相冲突之时我们只能看到结果---那就是女性在权衡爱好与专业时并没有耽误自身专业,反而更加优秀。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大学是否是学习的终点站,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增强学生的多种思维模式和多领域综合知识的训练,而不是上来就强调他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是怎么样,换句话说,我要是各领域知识都很好的话,我还上什么学?要你干嘛?而且大学本身有四年的时间,比高中要长1年的教学时间,那么充足的时间下,你不能把人教育成一个跨学科、知识面广泛的的综合性人才,作为教育者如此失败你还有脸去挑学生?说的文明点这就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认为人的知识面兴趣等情况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非是可以培养的,这种观点就是绝对错误的,如果要抱这种观点的来执掌大学和教育行政部门,那么我只能说,趁早下去吧,莫辱了斯文。

3、就业问题

这个其实牵扯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就业歧视,校方认为很多用人单位不用女毕业生,所以要减少调整男女比例,这其实就是一个歧视引发的另一个歧视的问题,就业歧视导致了招生的歧视,女性受教育权的歧视,然而一个本身就是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能够作为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支撑自身不公行为的理由吗?在这里负负绝对不为正,只能是恶化!而大学的责任不仅仅是招生赚钱输送就业,你们还承载着一个社会公平、正义与道德楷模的责任,试问你们把自己的这种责任抛到哪里去了呢?一个社会基本的公平和平等权利就是受教育,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在于教育,那么从教育上就不公平、平等的大学还是国民所要的大学吗?还能承载你们身上所闪耀的光辉吗?

就业问题为理由的第二个问题就在于,学校有否权利去替学生选择道路?我们知道,人生的道路自己是有自由的选择权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干涉,即使干涉的人认为我是在“为你好”,但是请知道一点,教育者、家长唯一要做的是“赋权”也就是明确的告知你会得到什么样的权利,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种赋权并不是去替当事者去选择,而是指点他知道自己所可以做出的选择有多少种道路,但绝对不是替他去做出任何的选择,包括“善意的”、“为你好”的选择,请记住,谁也不是谁的上帝。

4、有的专业还光招女生呢

有人提出如军校的某些专业只招男生怎么不说。空乘、护理等专业还只招女生呢。

我觉得军校我真的不想说什么,如果是一个正常男人的话,请问你会让女人去替你保家卫国?你对得起你胯下的那只鸟吗?如果军队也有一群女人去扛枪卫国的话(不是指那些文艺兵),我很遗憾的说那是以平等的形式去贯彻不平等。人类社会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让妇女和儿童扛枪上战场的话,我都不惮以最恶毒的脏话去问候这样的国家。

其他空乘、护理这样的专业以前只招女生,这实在不是拿出说 男女平等问题的好例子,这种专业从前只招女人其实并非是对男性的歧视,而是赤裸裸对女性的歧视,因为认为这种服务行业只有女人能干,男人是不能去做这种服务的,是男权为尊的体现,而非是女人高于男性的体现,而现今招入男性其实只是贯彻女性权利不低于男性的一种体现罢了,只能体现出女性逐渐的在提高,并朝向与男权相对平等的方向提升了丁点的地位罢了。你说拿出这种事例说事儿的专家我真的都不好意思去评论了。

5、很多男生感觉到来自女性的巨大压力

很抱歉,我只能说对这种男生,要么是你太怂了,要么是你真的活该被人超越,无关性别,拿出各类女性性别优势说话的,我只能回复这样的人说:其实做鸭子比做小姐的收入要高,你为什么不去做?不要拿性别说事,在行业、在学业上你输了那就是输了,不是输给你的性别,因为作为男人你没什么性别的限制,没什么传统上的性别歧视,当然如果一定想做伪娘的人那确实是受到性别歧视的,这点我也会承认。男人输给女人绝不因性别,只因实力。

说了这么多,很散乱,很凌乱,很没逻辑与条理,我甚至都不想去看看有没搜狗送给我的错别字了,但我想已经足够表达了和阐述明白了,你们一切的理由无非是堂皇的借口。

另外最后我想问各位招生人员和教育部的,你自己没女儿没老婆没母亲么?尊重女性、女权平等并不是喊口号和唱高调,因为你身边最亲的人就是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