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被动句式

(2009-11-22 23:50:32)
标签:

被动句式

谓语

兵挫地削

屈原

宋国

杂谈

分类: ★文言文基础及能力

(3)·实际上是表凭借的句子——翻译为“是靠…·是凭…”。

 例:夫战,勇气也。    

                            代词

2·“是”在句中充当的词类:{

                           动词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千里而见王,是予之所欲也。

(3)夫执舆者为谁?是鲁之孔丘与?

(4)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四)练习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6·人非生而知之者。

7·刘豫州王室之胄。

8·非死则徙尔。

9·梁文即楚将项燕。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11·环村居者皆猎户。

12·予本非文人画士。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4·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15·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16·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7·夫鲁,齐晋之唇。

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1·且相如素贱人。

22·臣本布衣。

2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4·此为何若人也。

25·视之,非字而画。

26·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27·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2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9·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3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二·被动句

(一)形式

1·词语:

a)      谓语+于+主动者

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 苛政猛<于虎>  沛公军<于霸上 > )

 

b)      见(被)+谓语

例: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见恕    见谅   君既若见录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zha3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c)      为+(主动者)+谓语 

例: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句式:

 

(1)…为+(主动者)+所+(谓语)(…为所…) 

例: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见+(谓语)于+(主动者)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受+(谓语)+于+(主动者)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无标志:

  例:(1)1廉颇为赵将,2伐齐,3大破之,4取阳晋,5拜为上卿。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王之蔽甚矣。

       (3)文王拘而演《周易》。

甚矣,汝之不慧!

 (二)翻译:去掉标志,在谓语前加“被”。

 (三)练习:

1、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4、惠连幼有奇才,不为父方明所知。

5、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6、季布留邸一月,见罢。

7、有备则治人,无备则治于人。

8、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9、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10、汝可疾去吴,且见禽。

11、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12、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1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14、故智者作法而愚者制焉。

15、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9、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20、屈平既黜。

21、王欲行之,何反其本矣。

22、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3、屈原行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24、闻左公被炮烙。

25、戍卒叫,函谷举。

26、厚币委质事楚。

27、不拘于时,学于余。

28、(苏秦)乃得富贵,以白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29、人皆一见侮为辱,故斗也。

3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