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言文词类的活用
(2009-11-09 19:22:30)
标签:
词类形容词能愿动词子路杂谈 |
分类: ★文言文基础及能力 |
(一)
(1)
(2)
(3)能愿动词+名词 例: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副词+名词 例:A•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5)名词充当谓语 例:A•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B•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1)
2•译法:译为带有原名词意思的动词性短语或动词。
例:左右欲刃相如。
3•练习:
(1)•是以令人完客所馆。
(2)•晋师军于庐柳。
(3)•数使使趣秦军。
(4)•贫生于不足,不足产生于不农。
(5)•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6)•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
(7)•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
(8)•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9)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10)为臣必臣,为君必君。
(1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12)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1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二)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1•判断:动词•形容词充当主语•宾语
(1)
(2)
(3)
(4)
其甚恐惧
2•译法:译为名词性偏正短语。(偏-为动词•形容词,正-为据语境添加的名词)
3•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与苍梧太守有旧。
(11)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1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5)死生,昼夜事也。
句式的两步变化:
例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例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者终不解矣。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三)形容词作动词
1•判断:
(1)
B•亲贤臣远小人。
(2)
(固•诚•能•可•尚•得•本•欲•足……)
B•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
例:珠玉,世俗之所贵。
2•译法:译为带有形容词意思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3•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1)故让天下不足多也。
(12)北亦不敢遽轻吾国。
(13)素悍勇而轻齐。
(1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