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说人话了,谁来办人事儿
(2011-09-26 10:01: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乱弹 |
前些日子,咱们的人民日报拿北京给纽约的物价对比,引来一场舆论围观,同时让上下两个阶层的国人之间,展开了一场中美孰优孰劣的口水之战。这让我感到久违了的“主流喉舌”人民日报终于说人话了,这毕竟是个进步。
今天打开电脑,某网站弹窗发来的要闻里,又提到人民日报拿纽约与北京物价做比较的新闻。上次北京与纽约物价对比,数据太多太庞杂,我这人对数字没概念,属于一个不识数之人,没有记住几项,想放几句屁,没有数据支持的屁,连臭味儿都没有。
今天的中美物价对比里,说在北京一个人吃一份洋快餐大约需要人民币30元,同样的快餐在纽约需要5美元,价格大抵相似。用“食”来做对比说明中美物价,十分实在。
民以食为天,不管你再权贵再乞丐,可以衣衫褴褛,绝不可以食不果腹。在这中美物价比大抵相似的情况下,自然要说中美人均收人了。根据人民日报给出的数据:2010年美国人均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而北京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为29073元,二者相差近10倍。收入悬殊这么大,物价却如此接近,生活成本孰高孰低显而易见,对于北京和纽约的居民来说,幸福指数那还用说吗?
纽约居民的收人是我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居民的十倍,这就是说一个年收入32万元者,和一个年收人不足3万者吃着同样价格的快餐,这快餐在嘴里咀嚼着,个中滋味估计是不会一般的,当然对于没有思想的肠胃来说,拉出来是同样的大便。所以,我强烈建议,北京的居民别再崇洋媚外了,吃一碗炸酱面不就是几块钱吗?这样还支持了民族“食业。”
对于人民日报引用的对于人生存最基本的“食”与“收人”来说,例证对比最恰当不过了。只有那些坐着豪车,拥有几套住房,身边妻妾成群的权贵们,对这个基本例证横挑鼻子竖挑眼,因为他们极尽豪华,想的是如何炫富,欲望是奢侈品的消费占有量。
至于住房,对于咱们这些“没有夜草”可吃,靠干活做事儿的工薪阶层来说,那简直比郭美美胳膊上挎着的奢侈名贵包包,还要奢侈百倍,楼房越盖越高真成了底层人心目中的“空中楼阁”只有仰望。
不错,当下所处的和谐社会,虽然少“路有冻死骨,”但“朱门酒肉臭”的新贵们已经泛滥成灾了。尚能温饱的如我人群,还有口气发发牢骚,这已属于幸事儿了。
关于人话,网民小人物们每天在说。为什么网民敢说实话呢?因为说了不顶用。为什么有了说话顶用的权力后,就不说人话了呢?因为说了就要做,不做就被指责被骂,所以权力越大的掌权者越少说话,也不说人话,所以老百姓把古代皇帝的话叫做圣旨,叫做金口玉言,因为皇帝要说了人话,就要损失利益,就是说了人话,金银财宝就顺口流走了。
拿众人皆知的那句话:房价是经理说了算,不是总理说了算,这算什么话?这句话表面意思就是房地产市场失控了,掌权者承认正府被有特色的什么主义里滋生出的新贵们绑架了。
还是住口吧!我不是得寸进尺的贪婪之辈,人民日报终于开始说人话了,已属不易,何必又要求谁来办人事儿?这是不是如我等刁民们“既得陇又望蜀”呢?
对于人民日报说的人话,我们是知错就改,还是在“过程”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