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仅仅是为了长大后自己的日子过的好吗?
(2010-04-25 16:29: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乱弹 |
“孩子,你不好好上学,长大就没得好日子过!”
“孩子,你不好好上学,长大就要干又脏又累的活儿!”
“孩子,你不好好上学,长大就没有机会当官!”
“孩子,你不好好上学,长大……”
“孩子……”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从孩子上学开始,就给孩子灌输了如上一个理念,这种观念被千万人说了千万次,这样的观念似乎已经成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正统思想。甚至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面对灾区的孩子也会说出如上相似的貌似鼓励的话语。岂不知,我们的教育就在这样的世俗的观念中变得势利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不觉得,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教育观念仍然没有逃脱狭隘的自私自利吗?记得几年前在《读者文摘》上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奋斗了十八年我才有资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中自述了一个农村孩子从7岁开始每天太阳没有出来就朝学校里跑,晚上12点之前不睡觉写作业,苦苦奋斗了12年考到了上海这所国际大都市某大学;奋斗的孩子仍然锲而不舍,苦读4年大学,又苦读2年研究生,终于在灯红酒绿的上海谋了一份职业……这篇具有普遍性的文章,好多中学生都看过。显然这种奋斗的历程奋斗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这种为达到目的而上学的功利主义是要不得的。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里蕴含着多少狭隘的自私自利成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理念如果经常在这样一种“小我”的境界唧唧歪歪,国家民族谈何发展谈何兴旺?教育应该塑造一种“大我”的理念。纵观历史伟人,都把自身的读书学习和争取国家民族兴旺自由结合了起来,他们才走向了成功。上学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长大后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上学读书应该有一种更高更广的理想。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铿锵的口号,现在还有几个人遵从?
泱泱华夏,从农村到城市的任何一所学校,你可以随便问问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读书就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读书最终就是为了当官发财当老板当名人。学校已经成为通向个人幸福的跳板,伴随着这些自私的“小我”行为和观念,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直到最终的学位谋取,应运而生的世俗教育成了“唯分数,唯文凭”的加速器。国家花重金培养出一批缺乏独立思考的空泛的所谓“人才”。物欲横流,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说严重些:我们的教育世俗得生产出了一代没有理想的唯利是图者!这将是整个大时代的悲哀!
别说理想主义了,就是理想也经常被世俗取笑,只有现实才是聪明选择!一个人很容易就被色诱利诱,打倒贪官的炮弹已经不再被糖衣包裹;不掌权说权力酸,一旦掌权酸的权力就立马变得香甜。如果那里有一个无私的清正廉洁的官员,这官员肯定不受周围的亲戚朋友包括一些熟人包括上下级官员的喜欢,最终因为没有人缘而垮台。
产生这种是非颠倒好恶不分正是我们教育的世俗化犯下的大错误。
向好的方面学习过程很漫长,而学习坏却很容易;因为学好需要坚守自控可能很累,而学习坏,放弃很轻松,这就像向上上坡很艰难很缓慢,而下坡却是一闪而过的快。
因此,重塑教育,让上学的目的得到崇高的提升,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