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亲戚朋友难借钱?
(2010-01-27 09:32: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乱弹 |
对于平民阶层,亲戚朋友之间,生活中你借与“被借”估计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一个亲戚去年冬天孩子结婚,来向俺借钱;在村里,婚丧嫁娶,建房上学,都是大事儿,不是磨盘压着手,谁肯张这个借钱的口?俗话说:借钱口难开!再有凡是能进得家门,张开借钱口的人,总不是外人,张开口必定要合上。俺问说出借钱,就低头不语的亲戚,还需要多少钱?亲戚抬头说,5000元吧!亲戚那一望俺的眼神里有懦弱,有巴望,有慌张,这就叫复杂的眼神吧?俺爽快地应允。钱到手,亲戚高兴感激,说最多一年就还的;俺尽管心里不是一百个愿意,嘴上假惺惺地说,没啥没啥!你先用着,不够了再说!
当下人情淡薄,借与被借绝对是两难的境况。这家亲戚毕竟诚实守信,前天来家还钱,手里提了两瓶10元左右的酒以示感激!俺还得假充大方说,钱你先花着,俺不急用的!说着伸手接过来还钱,放在桌上。既然亲戚提了酒来,俺就弄了4个家常菜;三杯酒下肚,面红耳赤,与亲戚对饮中,听着感激涕零的话,心里还是很受用的,助人于难,毕竟是快乐的事儿。
亲戚走后,老婆捏着桌子上的5000元说,看这钱轻的!俺一惊道,这钱不够数吗?老婆说,够数!5000不差;那咋就轻了?俺不解老婆之意。老婆说,你想想,去年棉花两块五一斤,5000元买2000斤棉花;今年3快5一斤,5000元才买1300多斤呢;去年麦子8毛钱,5000块买6000多斤,今年麦子1块零几分,5000元还买不了5000斤呢?这钱不是轻了吗?
听了老婆是话,俺无言以对,是的,现在啥物价都在上涨,就人情不涨。借钱这个助人以危难的善举,越来不被人看好。抛开那些老赖,借了钱就拿大爷架子不说,单是好借好还的亲朋借钱也难啦!
生活里这个借与被借又躲不开,有人为了保证借出的钱不贬值,借成了贷;借!再薄的人情总算有情,如果人活着不讲情义,啥事都用钱衡量,那活着还有啥劲儿;贷!虽然能保证自己借出的钱有所保值,情就没有了,借钱的人如不能如期还,还气壮地说,我给你利息吗?民间借贷产生了多少纠纷?借与被借,贷与被贷,这之间从人情债转换到了利益债,这社会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很早以前,亲戚朋友有难,都是怀揣着钱送借;如今有难,登门求借都十分的困难!从前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情重!这句话如今已经成了笑谈。
难怪,乡间如今流传:亲朋好友不借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