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练
(2008-12-20 08:33:51)
标签:
小说原创儿孙自有儿孙福那老人呢文化 |
分类: 小小说 |
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4月4日
选入《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12期
佘老汉有两儿子,老大在佘家村,老小在城里。佘老汉和老伴一直住在佘家村,那儿有他们的土地,做做吃吃,倒也没啥。几年前,也就是佘老汉七十整那年,老大见父母亲老了,做不动地里活了,就不让他们下地了。这是孝顺。佘老汉和老伴就依了,在家做点小家务,孵孵茶店,日子玩似地又过了半年。谁见了都夸佘老汉和老伴福气。
老小得知这个情况,就赶回佘家村,对老大说,你尽孝心怎么把我撇下了呢。老大见老小也这么孝顺,高兴地问那你的意思呢?老小说,要两老吃轮饭吧,你也知道我家地方小;要父母一直住哥这儿,我就是出点钱也与心不忍;我看这样吧,父母俩你我各赡养一个,而且一包到底,包括后事,哥你看怎么样?老大说好是好,但不知父母亲同不同意?于是兄弟俩就去征求父母亲的意见,佘老汉和老伴见儿子们这么孝顺,还能说什么呢,就依了他们。老大问老小,那到底谁赡养谁?抽签?老小说抽签太伤感情了吧?就挑了父亲。老小说着就让母亲整理了些父亲的衣物,把父亲带走了。
话说一边,佘老汉在老小家,在家犹如木鸡,看不清电视、听不懂喇叭、说不上话,城里头更没有邻居;出门犹如惊弓之鸟,到处是风快的车子,都跟打劫似的,吓得迈不动步。最可恨的是夜里睡不着觉,窗外红红绿绿的灯一闪闪到大天亮,汽车声更是吵煞人。当然还有个原因是太冷清,佘老汉想老伴。这样佘老汉的眉山自然越堆越高,老小以为父亲初来不适,劝他自家儿寻乐子,打打太极拳、跳跳老年舞、搓搓老麻将什么的;可城里老汉会的佘老汉一样都会不了。儿媳妇拼命把饭菜搞得很可口,可佘老汉还是一天比一天没胃口,不久就病了一场。病中,佘老汉夜夜流泪想老伴,想老伴过去合心合意的服侍。病好后,有天佘老汉瞒着老小就跑回佘家村了。
老夫老妻执手泪眼哪!
当天晚上,佘老汉挤在老伴的床上不走了。第二天,佘老汉还没有走的意,老伴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知道老大家是不会有话的,最多家里添双筷子添只碗,但老小家会怎样想呢?他们给你好吃好住的,你这一去不回头,不是把他往不孝的“火坑”里推吗?听话,还是回城里吧。佘老汉耍起孩子脾气来,不回就不回。最后,老伴没有法子,只好答应每天下午在七里亭见面,他才肯回去。佘老汉回到城里,老小倒没啥,小媳妇的脸色不太好。
第二天吃过中午,佘老汉就往七里亭赶。从城里到佘家村有三十余里路,沿途有三里亭、五里亭、七里亭和九里亭等四个古凉亭。七里亭距佘家村七八里,而距城里则有二十里远。佘老汉坐不惯公交车,来回全靠两条腿。开始单趟要两个小时,佘老汉时间把得很牢,怕晚了赶不上吃饭时间,惹小媳妇不高兴。只要每天见老伴一面,佘老汉吃得香困得香,人也精神;单趟时间一天天缩短,从原来的两个小时,短到只需半个多小时了。而且地点已经不是七里亭,而是九里亭了。这样佘老汉就能与老伴多呆一会儿,因为九里亭就在佘家村口,老伴回老大家只要一顿饭功夫。佘老汉老来练脚筋骨,一练两练倒把自己练成了“东方神鹿”,尽管这头神鹿老了点。
老小听人说起父母亲在七里亭、九里亭约会的事情,都当作笑话听的。老爸出门从不坐汽车,天天跑,可能吗?但有天晚上,居委会的老主任找上了门,他想邀请佘老汉参加区运动会,老年组的长跑项目,想请他做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老小不相信地问,他行吗?老主任说怎么不行,那二三十里他有时候一天要跑两来回呢。老主任的话,他是相信的。他说那行。
老小去动员老爸,佘老汉说我不知道咋跑。老小说,平时咋跑就咋跑呗。想不到七十五岁高龄的佘老汉,一举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随后又轻易地取得该项目的市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佘老汉连续三年获得西湖杯国际马拉松老年组的冠军,今年还赶日本参加国际比赛……许多媒体记者采访他,请教成功秘诀,佘老汉总是腼腆地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