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雅抄
2013年,湖南卫视有一档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据说这档节目的原创来自我们的一个邻国,湖南卫视买了版权进行了改编。买了版权进行改编,这叫雅抄,如果没有购买版权就擅自改编,则为山寨。雅抄受法律保护,山寨有的钻了法律的空白,不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打击。如今的电视节目比较规范,雅抄多于山寨。然而,如今的房地产则不同,山寨似乎比较盛行。以住宅小区的命名为例,叫伦敦、巴黎、维也纳、多伦多、温哥华或纽约的,到处都是。行走在一座城市,看到雷同的小区名,往往让人辨不清国内国外,辨不清这里那里,甚至于辨不清东西南北。山寨好像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在创新没有法律保护的环境中,山寨更容易受到多数人的拥护,因此,房地产的山寨也就成为了潮流。只是可惜的是,房地产领域里还有许多先进水平和先进技术没有被山寨,比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住宅标准”只是在百度中存在,现实中没有被山寨;日本的住宅设计寿命不低于200年的规定没有被山寨,建筑拆除物百分之百重新利用的政策没有被山寨;发达国家流行的住宅产业化技术没有被山寨。如今的房地产,山寨水平有些令人沮丧。
抢房子
《爸爸去哪儿》设计了抢房子的环节,五位爸爸五处住房,虽然不缺但是有优劣之分。小志的“蜘蛛房”,黑米委屈的大哭;T台男的“海景房”,天天很开心;王导的“草莓房”,丫头出人意料的满意;石头的住房偏好让老郭不是滋味;森蝶恋恋不忘的房子,跳水冠军似乎总是抢不到。看到爸爸们抢房子,观众笑翻了一片。有房子也要抢,这是《爸爸去哪儿》的设计效果,这种设计效果在房地产中也屡见不鲜。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抢房子的浪潮,不仅是“月光盘”、“周光盘”,一天之内投放市场的住房全部被抢光的“日光盘”也频现。以往的抢房子多数是开发商销售商导演的,常见的做法是一天一位几百块钱,雇佣一些临时演员来烘托开盘现场的气氛。现在不同了,根本就不需要开发商销售商导演,购房者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像抢大白菜一般蜂拥而上地抢房子。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因为人民币流动性过于强大,只能放在楼市这个蓄水池中;因为地方政府的地方财政,大家不抢房子就没有增收了;因为除了房子能够保值增值,其他的投资领域都不保险了。2014年,预计抢房子的浪潮会再次上演,不仅刚需一族抢,而且改善性一族也抢,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合肥这样的省会城市也会有,而且可能会从国内蔓延到国外。由此可见,借助《爸爸去哪儿》的影响力,打造一款《去哪儿抢房子》的真人秀节目,可能也会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