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游思南之十六    府文庙:一座府城的背影

(2009-10-26 11:53:41)
标签:

杂谈

 导游思南之十六        

 

              府文庙:一座府城的背影

 

 

    府文庙是思南最为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感受乌江文化,领略思南古城的文化底蕴,必得拜谒府文庙。 

    始建于元代的府文庙,原是思南宣慰使田氏土司田宗鼎的豪宅。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思南宣慰司改设思南府,思南成为贵州最早改土归流的地区,直接归中央政府管辖。田氏土司被革除法办,家产充公,其宅也被辟为文庙。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思南府将设于河东万圣山麓的宣慰司学搬迁到此设立思南府儒学。明成化和正德年间先后两次重修。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知府李文敏大兴庙宇,扩建规模,按照文庙规制重建,规模渐盛。经过明清时期的十多次扩建,到清嘉庆十二年,才形成较大规模,成为贵州最大的文庙。明清皇帝都高度重视文庙的潜在作用,先后多次“御赐”匾额,计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 “万世师表”,雍正四年(1726年)的“生民未有”,乾隆二年(1737年)的“与天地参”,嘉庆四年的“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的“圣协时中”等。

    府文庙坐西向东,规模宏伟。前临文化街,后抵府后街思南中学校园,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一道青瓦红墙,将府文庙与市井隔开。由外入内,左为礼门,右为义路,而 “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让我们对久违的儒家礼仪有了直观的感受。

    进入礼门义路,迎面是石院、泮池和横跨池水的三栋石拱桥,装饰着雕花栏杆。泮池有水,水上有桥,景观中也渗透着儒家的教化思想。桥有三座,正中一座是状元桥,古时只有中举的士子和官员才能从此桥进入,类似于今天的红地毯了,是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

    拾级而上,登上40余石阶,穿过棂星门,便来到大成门前。大成门取 “大成至圣至贤先师”之意。 门前有椅,可供小憩,跨进大成门,才是文庙大院。大成殿雄踞其上,占据院子的绝对中心,四周皆是木质建筑,与大成殿相对的是大成门,两厢分别是左庑和右庑,,原供奉有孔子72贤徒牌位,常年香火不断。

四栋建筑构成了传统的四合大院,。院子的地面料石铺砌,宽约600多平米。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又叫先师殿。高约十米,建筑面积426平方米,为歇山穿斗式单檐殿,青瓦屋面,葫芦宝顶。前廊六棵檐柱,雄狮抱柱,麒麟献瑞,还有镂雕龙凤,竹梅花鸟等精美图案。雄伟气派,宝相庄严。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三面砖砌殿墙上还有明弘治四年(1491年)和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青砖。

    由大成殿两侧,可入后院的祟圣祠、追封殿两栋建筑物。都是青瓦木壁,漆雕花格门窗,古色古香。此外,府文庙内还收藏有十多块明清时期的古碑,如明李渭撰《思南府学碑记》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1987年,思南府文庙得到国家出资保护和维修。目前,其建筑规模是贵州现存古代文庙中最大的。作为思唐镇古建筑群之一,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是儒家圣殿。府文庙的设立,是思南历史的一个里程碑。《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以 “仁”和 “礼”为核心内容的儒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儒家文化也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古代思南地处蛮荒,文化教育落后,随着儒家文化的进入,思南文化步入一个辉煌时期,人才辈出、人文鼎盛。

    透过府文庙,我们深深感受到儒家文化对乌江的浸染和积淀,也仿佛看到了这个昔日府城的辉煌背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