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导游思南之十六        

 

              府文庙:一座府城的背影

 

 

    府文庙是思南最为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感受乌江文化,领略思南古城的文化底蕴,必得拜谒府文庙。 

    始建于元代的府文庙,原是思南宣慰使田氏土司田宗鼎的豪宅。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思南宣慰司改设思南府,思南成为贵州最早改土归流的地区,直接归中央政府管辖。田氏土司被革除法办,家产充公,其宅也被辟为文庙。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思南府将设于河东万圣山麓的宣慰司学搬迁到此设立思南府儒学。明成化和正德年间先后两次重修。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知府李文敏大兴庙宇,扩建规模,按照文庙规制重建,规模渐盛。经过明清时期的十多次扩建,到清嘉庆十二年

标签:

杂谈

导游思南之十四

 

         神秘的洞棺葬遗址——彭家洞

 

 

    从思南县城顺江而下15公里左右,乌江西岸的悬崖绝壁上,距离江面40余米的地方,有一个天然洞穴,人们都叫它“彭家洞”。洞名来历已无可考,年深月久,自古犹然。

    此地滨临桶井古渡, 洞口位于峡谷的悬崖高处,人迹罕至。在乌江喀斯特地区,一个天然溶洞并不为奇,奇的是1991年曾在洞里发掘了一具明代干尸,现存贵州省博物馆,历经600年而不朽,而棺椁并无特别的防腐措施。这是一座悬棺葬,更准确地说,叫洞棺葬。

    悬棺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奇特葬式。人死之后,将木棺悬置于悬崖绝壁,或放在崖洞之中。所在之地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这种葬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唐张鷟《朝野佥载》说:“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

    关于悬棺葬这

标签:

杂谈

  导游思南之八 

                    理学大师李渭

 

 

   时光的流逝确如孔子所言,辉煌或黯淡都将一去不返。大浪淘沙,许多曾经的泡沫与喧嚣随波而去;当涛声渐归消隐或沉寂,那些积淀于历史深处的往事,才会浮出我们的记忆。而李渭,无疑是乌江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他对贵州文化的影响,深远及今。梳理地方典籍,让我们依稀看见乌江边一个哲人的行踪,诗人的背影。

    李渭, 字 氵是之,是贵州明朝时期屈指可数的著名理学家之一。其出生年月不详,根据现有资料,只能大致界定在明武宗正德九年,即公元1514年。李渭的祖先原籍陕西,元朝时随军征战到思南,官授功显校尉。明朝洪武年间,又改授蛮夷司副长官,并定居思南。李渭的父亲李富学识渊博,教子严格。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李渭不负众望,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乡试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