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新版《红楼梦》
(2010-07-24 09:26: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 | 
我看新版《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之最。在四大名著中,我特别喜欢,唯一读完的就是《红楼梦》。
我开始阅读《红楼梦》是在2003年,也就是我23岁的时候。当时正是我在感情方面受尽折磨的时候。所以当我读到黛玉葬花和吟诵《秋窗风雨夕》等感人至深之处时,悲伤的情绪便像潮水般一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红楼梦》是巨著,是高成就的艺术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要把它搬上银幕,我觉得非得有过硬的本事不可。不仅在编剧方面要一丝不苟,在人物形象方面更应该精心塑造。其中演员的挑选也是个不可忽略的环节,特别是演员的相貌是否符合原著中人物的相貌也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将决定着戏剧的成功还是失败。
比如87版《红楼梦》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到位。所以在观看87版《红楼梦》时感觉到它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编剧的敬业精神,演员精湛的演技,也取决于演员们传神的相貌,宝玉、黛玉、宝钗、贾母、刘姥姥等很多重要人物形象,都比较接近原著,甚至可以说和原著相差无几。这一点只要是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当然戏剧不是小说,很多小说中用文字表达的意境,戏剧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变现出来的,所以87版《红楼梦》也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忽略了寓言、神话色彩的人物和场面的表现,但是就当时的拍摄条件而言,它还是不失为一部经典剧作。
而新版《红楼梦》除了寓言、神话色彩的人物和场面表现得比较合理和新颖之外,其余的无论是人物的相貌和衣着打扮都几乎不值一提。
在《红楼梦》原著中,贾宝玉是“面若中秋之月”,可是在新版《红楼梦》中,贾宝玉却变成了长脸,并且还是个小眼睛,真不知道导演李少红究竟是怎么挑选的,居然连“面若中秋之月”这六个字都读不懂,莫非这其中有什么潜规则不成?还有更不堪的就是薛宝钗,薛宝钗在原著中的形象是“肌骨莹润,脸似银盘”,和贾宝玉的形象异曲而同工。然而在新版《红楼梦》中,薛宝钗居然变得下巴尖尖,额头上青筋毕现,和87版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林黛玉看上去健健康康的,哪里像个病西施,更别提什么病态之美。至于其他比如史湘云、妙玉、刑岫烟、薛宝琴等人物,因为实在看不下去,所以已经没什么兴致继续等待她们出场了。
还有就是贾府中以贾母为首的众多贵族妇女的服饰,个个都灰不溜秋地,简直就像从垃圾堆里捡出的破烂,哪里像是贵族妇女的打扮。
本来我还一直为87《红楼梦》的不足之处感到遗憾,但是现在将新旧两个版本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却显得它更像经典中的经典,这一点不得不说是我们伟大的导演李少红的功劳啊!
打造出如此不堪入目的“经典”剧作,居然还有人为李少红叫屈,还说什么她没有亵渎《红楼梦》,真是想不明白啊!不过能将经典打造成垃圾,导演李少红的本事也确实不小,看来我们还是应该为她鼓掌的哈!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