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常用的味精和鸡精真的会致癌吗?| 马博士健康团问答

(2018-03-23 17:50:44)
标签:

杂谈

​问:日常用的味精和鸡精真的会致癌吗?

马博士健康团-张帆博士 回答:

不少人排斥味精,是认为味精是经过化工合成的,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味精是利用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淀粉,通俗地说,味精就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调味品,所以味精本质上也算是天然食品吧。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呈鲜物质。

谷氨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是不会增加食物的鲜味,只有被提炼出来以后,变成游离的氨基酸盐即谷氨酸钠,才能为食物增加鲜味。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 倍后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 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但谷氨酸钠盐用水稀释300倍后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味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5/2651d6987e494d8983148a86fff383f9.jpeg马博士健康团问答" />

而另一款提鲜常用的调味品——鸡精并不是直接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鸡精中的其他成分是核苷酸、食盐、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鲜剂、香精等,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5/4e9c0b78bbc74f069d8397676a7f6211.jpeg马博士健康团问答" />

说到味精、鸡精致癌,未免太过绝对。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一种可以致癌的物质——焦谷氨酸钠。但在普通情况下,只要炒菜的温度不超过120℃,在烹饪的时候正确使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避免致癌:

1、 注意烹调方式,尽量增加以水为媒介的烹调方式,比如汆、蒸、煮、炖。

2、 降低烹调温度,就可以降低鸡精、味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由此降低致癌风险。

3、 延缓放味精的时间,我们使用味精都是在菜出锅之前,而因为炒菜时油的使用,一般菜出锅前的温度都是很高的,建议炒青菜时,关火10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候,关火2分钟以后放味精。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源自马博士健康团-张帆博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09/e2599b4387da4d28a5a1510578429757.jpeg马博士健康团问答" />

“马博士健康团”是由营养学专家马冠生博士领衔组建的、致力于营养健康知识传播的团队。成员是从事营养科研工作的科研研究人员。团队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公众分享前沿、专业的营养健康知识,促进公众健康。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