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营养之二五五:我们有缺“碘”么?

标签:
微克碘缺乏病尿碘食物海带 |
分类: 马博士谈营养系列 |

昨天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也被称作“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这个日子是由原国家卫生部确定的,目的是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1994年是第1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1、碘是啥?
2、碘的主要作用
碘在体内主要被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它的生理作用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甚至是残疾。碘缺乏病是由于碘缺乏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等。
3、为什么会缺碘呢?
碘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而食物和饮水中的碘含量与植物生长,或者动物吃草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若土壤中碘不足,植物中碘也会不足,动物摄入的碘也会不足,而人们以当地的水、植物、动物为主要食物,就会引起碘的摄入不足。
4、怎么知道吃的碘多了,还是少了?
(1)计算从食物中摄取的碘,比较繁琐。首先,要记录每天吃盐的量以及吃的食物的名字和量,然后查食物成分表,需要把你吃的食物中的富含碘的食物的含量加起来就可以大概估计出来啦。常见的碘的含量高的食物,每100克这些食物中碘的含量(微克/100克):干海带36240微克、紫菜4323微克、贻贝346微克、虾皮
再估计从食盐中得到的碘,6克食盐中(一个啤酒瓶盖的盐量约为4克)大约含150微克的碘。
(2)测定尿中碘的含量,但这个指标只能反映前两天摄入碘的量,不能反映出长期的情况。你前天吃了些海带,那尿碘就有可能超标。尿碘的适宜水平为每升尿中碘100-300微克。若尿碘低于100微克/升,孕妇、乳母低于150微克/升则提示碘摄入不足。若尿碘长期超过300微克/升就要警惕可能带来的危害。
(1)富含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可以少吃这些食物,可以控制碘的量。
(2)食盐中的碘不稳定,光照、空气氧化和加热等都会使碘失去活性,例如,高温油炸、油锅爆炒时其盐中碘的损失率可以达到25%-67%。可以用原来保护碘损失的方法,故意让碘失去活性。
注意:一些特殊人群,应保证摄入加碘食盐外,还要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建议孕妇除摄入碘盐外,每周至少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