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勤俭日健康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合理膳食 |
分类: 马博士谈营养系列 |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1924年,来自29个国家的代表在意大利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一位意大利教授倡议大会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为“国际节能日”。后来大会决定创立一个致力于促进全世界共同勤俭节约的“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的确立体现了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曾经,我们因为物质匮乏而节衣缩食,因为白手起家而厉行节俭。当物质告别匮乏,当生活渐渐丰裕,勤俭这个词似乎早已被人们所遗忘。物质极其丰厚的今天,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吃饭讲排场,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吃大喝造成食物浪费。据调查:三口之家平均浪费食物180克,餐馆就餐人均浪费70多克,在食堂浪费平均50多克。据估算,全国每年公款吃喝达3000亿元,我国每天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这些浪费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先不说浪费粮食是一种经济问题、行为问题,暴饮暴食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少人正是因为大吃大喝、暴饮暴食,而患上了这些慢性病。
大吃大喝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它是引起胃肠道和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体的消化系统形成了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合理饮食应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如果突然改变自己的饮食行为,短时间内吃下去太多的食物、喝下去大量的饮料,超出了身体对食物消化的能力,往往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如果吃了大量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很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吃大喝后胃压力增加,可以引起急性胃扩张。大吃大喝后会在短时间内需求大量消化液消化食物,这样会明显加重胰腺的负担,使得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从而增加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危险。研究发现,大吃大喝后心脏病急性发作的危险明显增加。经常大吃大喝,体重会迅速增加,短时间就会超重甚至肥胖,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无酒不成席”,一般情况下,亲朋好友聚会,酒是少不了的。适量喝点酒,可以活跃气氛、增进了解,无可非议。但是,过量饮酒就有害健康啦!大量、过量喝酒可以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及对肝脏功能损害,从而影响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大量、过量喝酒可以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从而可能引起胰腺炎,造成胰腺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大量、过量喝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一次性大量饮酒后,几天内仍可观察到肝内脂肪增加及代谢紊乱。
要牢记“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并加以实践。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最好做到,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2、提倡餐桌文明,以浪费食物为耻,以节约食物为荣。一日三餐,饮食节制,食不过量。
3、尽量在家做饭就餐,既健康又温馨。
4、在外就餐时,不讲排场,不设“剩宴”;做个时尚的“光盘”族,吃不完的食物打包。特别是吃自助餐的时候,更应该做到饮食文明。
5、尊重他人维护健康的权利。不以酒量论英雄,在酒桌上不劝酒、不拼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