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营养秋燥补水 |
分类: 马博士谈营养系列 |
进入秋季,天气变得多风、干燥,身体的水分容易丢失。不少人会感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发干、瘙痒甚至皲裂等,还有些人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此,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因为水是身体中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占到成年人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水分占的比重越多;水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润滑作用,关节润滑剂、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肠粘液、呼吸系统气道内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离不开水。因此,当秋季干燥、水分不充足时,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秋燥”的各种症状,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人体的水有三个来源:喝水、食物中的水和机体内生水。
1、喝进去的水:包括白开水、茶水、饮料等,通过喝水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水分,这部分水大约占到60%。
2、食物中的水:我国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蒸、炖、煮、炒等烹调方式,不仅可以保留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还在烹调时加入一定的水,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差不多有40%。
3、机体内生水:是指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分,也是机体获得水分的一个途径,但占的比重很小。
如何判断身体是否缺水?口渴,往往被作为判断身体缺水常用的一个方法,其实,当感到口渴时,机体缺水已经超过体重的1%以上了;还有一些症状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包括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便秘;尿少、尿液气味浓重、尿的颜色发黄等。
对付缺水的办法就是喝水,喝水有5项注意。
1、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
4、天天果蔬,常喝汤水粥。
蔬菜水果含的水分多,还对促进健康好处多多,争取做到,顿顿有菜,天天有果。经常煮些杂粮粥,粥里也可以加些水果,……。少吃油炸、烧烤、辛辣的食物。
5、外补。
除了“内补”外,皮肤干燥时,也可以喷雾保湿品,时常润一润自己的皮肤,做到内外兼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