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营养之八十八:初春话野菜

标签:
麦地二月二野菜荠菜扫帚苗健康 |
分类: 马博士谈营养系列 |
最近出差比较频繁,工作有点忙,所以博客没有能及时更新,于是,不少博友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哈哈笑:“腰花吃的时间不短了,博上该更新了”。珊瑚岛:“春天来啦,万象更新,博士也该更新欢颜啦吧!”还有的博友说:“还吃啊?还让我们吃腰子?博士的腰子烤了很久了啊!该换换菜品了吧?”是啊,我们提倡食物多样,光吃腰子违背了“食物多样、均衡营养”的原则。今天,我们换换样,不吃腰子,吃点野菜吧。
记忆中最早听说吃野菜是在一部电影的童谣里:“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不怕苦不怕累,红军站在山岗上。”。那是在解放前,估计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吃,红军老爷爷也只能拿野菜野果当干粮啦,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吧。
上小学后,吃野菜是“忆苦思甜”经常提到的。学校请来“老革命”或者苦大仇深的“贫雇农”,给我们讲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有时候说着说着说岔了道,就说到50年代的自然灾害,抢野菜、树叶吃等等。
近几年,人们大鱼大肉吃腻了,于是,开始吃野菜了。地里长的荠菜、苦菜、灰灰菜、鱼腥草,树上长的榆钱、榆树叶、柳树芽等都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吃野菜成了一种时尚!咳,不是咱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野菜的种类
野菜的种类很多,只要不是菜地里种的、能吃的,都能称为野菜。人们经常吃的野菜有:荠菜、扫帚苗、苦菜、马齿笕、灰灰菜、野苋菜、鱼腥草、蕨菜等。以前野菜野菜就是野生的,不管播种、只管采摘。如今,随着消费的需要,人工栽培的、大棚里种的就越来较多了,野菜也就不野啦。
野菜的采摘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过去在农村,这个季节正是挖野菜的好时候。拿一小筐和小铲,结伙来到麦地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和大自然无私的奉献。麦地里荠菜很多,边辨认、边采摘,不一会儿就可以采好多。现在地里都用除草剂,野菜也就很少了。
春天里,阳光下,在野外采摘野菜对健康好处多多:
(1)锻炼身体。采野菜需要不停地走动、找寻,身体活动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2)呼吸着新鲜空气;
(3)心情舒畅。阳光下,满眼的绿色,广阔的田野,无论有多少压力和郁闷,都能回归平和宁静;
(4)野菜有它的营养特点。
野菜的营养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野菜应该归类到蔬菜。所以,它们的营养成分和普通的蔬菜的特点一样。
(1)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
(2)绿色的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核黄素丰富;
(3)矿物质,如钙、钾、镁的含量也较高;
(4)膳食纤维丰富;
(5)含较多的植物化学物质,有利于健康。
100克野菜、油菜、菠菜中含的水分和维生素
食物名称 |
水分 |
胡萝卜素 |
维生素B2 |
尼克酸 |
维生素C |
荠菜 |
90.6 |
2590 |
0.15 |
0.6 |
43 |
扫帚苗 |
79 |
5720 |
0.31 |
1.6 |
39 |
马齿苋 |
92 |
2230 |
0.11 |
0.7 |
23 |
蒲公英叶 |
84 |
7350 |
0.39 |
1.9 |
47 |
油菜(小) |
95 |
1460 |
0.08 |
… |
7 |
菠菜 |
89 |
2920 |
0.11 |
0.6 |
32 |
野菜的吃法
野菜的吃法很多,有的洗净后可以凉拌,如荠菜、苦菜;也可以做馅、做汤、煮面,如荠菜,可以和肉馅拌在一起做馄饨、饺子馅,咬到嘴里,清香满口,说不出的美妙滋味;可以蒸着吃,如蒸扫帚苗、蒸榆钱,蒸好后拌着蒜汁吃。
吃野菜应注意的事项
(1)安全第一,不认识的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所以,采摘野菜时一定注意,不认识的不采、不吃。
(2)做好前处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后再吃。
(3)不宜多吃。野菜毕竟是野菜,没有成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是我们老祖宗在亲身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所以,尝尝鲜,偶尔改善改善口味还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原本是为了促进健康,如果吃的不合适带来负面作用,就适得其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