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明找寻别样杭州


标签:
杭州天竺玉皇山太子湾自驾 |
分类: 自驾 |
春暖花开,脚头痒痒,心又被唤回杭州。此时的杭州,正值桃花、樱花缤纷落英之季。
中午到达,捱在酒店喝茶,直至傍晚时分,去苏堤、白堤走走。堤上桃红柳绿,白樱结朵,太阳阴阴将落,天空变得暖暖,放眼西湖怎么看都美!孤山的游人已少,临湖而坐,伴随着夜幕的渐渐西沉,心也越来越安静,纠结、烦恼、不惑都放下了,忍不住给众友电话,分享此时的大美。
第二天,选择去法云径和天竺山。清明假期的杭州城内到处拥堵,要去法云径和天竺先要耐受灵隐路的蜗牛行进。行过梅灵北路,情形好转,两旁秀山秀水,林荫环抱,堵车带来的忧扰顿散。
指向法云径的实在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牌子,以至于很容易错过。也正是这份找寻,当眼前的景致出现,有跃然步入世外桃源之感。
由法云径去往天竺,这两处以及灵隐都近在咫尺。当清明假期的灵隐作为杭州最为热门的景点满是游客时,天竺正安于清静,除了寥寥游人之外,以纯粹来此敬佛的香客为主。我们来此,佛要敬的,香要上的,也为找一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
其实,天竺和灵隐同出一脉,《灵山志》中这样写道:“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因北麓为灵鹫寺,故峰为异其名。”灵竺佛教文化随杭州历史千古流传,而开山佛祖皆为东晋时期来此传法的印度和尚慧理。
天竺的三寺始建于晋,兴于唐,盛于宋,现三寺寺额皆为乾隆亲题。听说天竺上香要从上往下,因此,我们先去上天竺“法喜寺”。盛传上天竺观音灵验,宋代即负盛名,历代君王皆来朝拜。苏东坡为官时,也曾在上天竺祈晴。至明清时期香火更为鼎旺,求佛香期,杭州及江浙一带的乡民倾城而出,或为祈福,或为消灾,并形成了自武林门经孤山到天竺的热闹非凡的十里香市。在古时,走连接上、中、下三竺的上香古道需要翻山越岭,而现在是道路平坦,车可以直接开到上天竺。
在法喜寺用了午饭,五元一位,一菜一汤一米饭,素得不能再素的饭菜,让肠胃狠狠地清淡了一把。随后至中竺的法净寺,再至三竺中历史最悠久,也是现杭州唯一的尼姑寺院——下竺的法镜寺。三竺间,有几户农家,欲想清静,可小住几日。
山腰的紫来洞是俯瞰八卦田的最佳位置。八卦田田分八块,中间为一圆形高埠,状如八卦,故得其名,它是南宋皇帝祭祀农耕之处。从上往下俯视,可以将整个八卦田纳入视野范围,当地农民根据不同季节在每块田里种上不同的庄稼和植物,因此,不同的时间段来看,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和景致。游人也可以顺着山下的通道走入八卦田间感受田地野趣,对山上的人来说就是八卦田中的移动景物了。
下午四点,折往太子湾公园,园内正花团簇拥,馨香沁人。再一次感叹杭州人民的幸福,处处是游憩之地。人群最聚集的便是那樱花道上,樱花的花期很短,盛放时灿若云霞,赏樱必须要选择最佳时期。除了樱花,太子湾的郁金香开得正好,片片花海,争奇斗艳。中国画论道:“山为体,石为骨,土为肉,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 太子湾景色开朗,聚散有致,小巧湖景如碧玉相嵌,身处其中,如同身处画中。对杭州,清明拥挤与否撇之,惟有感触——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