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西湖千人洞记
◇ 江南桓进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游千人洞其实是“钻”千人洞
杭州南高峰的千人洞,是西湖边唯一的深洞,很深很险很奇,现在洞口有告示,为了安全,禁止游人进去,因此它就更神秘了。笔者1968年、1978年曾经两次探过那洞的深处,记得第二次还即时作了点实录,想起来,那实录好像还有点资料价值,应该来这里说一说。于是昨晚从故纸堆里好不容易把旧文找了出来,——正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读纸上所记,深洞往事就又历历在目,仿佛昨日。千人洞之奇,是它像个大恐龙的肠子,曲曲折折,在里面要艰难地爬着向前,所以游千人洞,更正确地说应该是“钻”千人洞。
那是一个炎热夏天的中午,我带了几个小弟,手拿绳子、手电等装备,兴冲冲地从水乐洞往上,经过一条树草茂密的曲折小道,再向左爬一段泥路,便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见到个小小洞口。只觉一阵阵冷气扑面而来,那洞口像个空调机,不断喷出冷气,很爽。——这是条到千人洞的近路,如果往烟霞洞上去,当然也可以。
记得在洞口遇到了几个上海年轻人,他们也知道西湖有个千人洞,呵呵,可见此洞名气还是蛮大的哦。但是也许是不知深浅,他们不敢贸然进去,徘徊犹豫了一阵就走了。
那时候的洞口很小,仿佛是个野猪洞,还有一块像蹲着的小老虎似的顽石挡在前面,洞口地上是一片黄泥。——不知何时,后来有人把洞口上面弄大了,从网上照片看,拦路石已经显得很小,人们似乎可以走入洞口头向里略作张望。——而我们当时是“钻”着进去的,一个个背好绳索,手拿电筒,卷起裤子,弯下腰,鱼贯而入。
辛辛苦苦,来到了一个“深渊”上面
进入“钻”行不多久,便豁然开朗,见到一个大约百平米的“厅”,用手电四周照看,可见怪石嶙峋,顶很低,像是一巨大的黑锅斜罩在头上,地面向里倾斜,湿漉漉的,石地上有滑溜溜的黄泥——不是青年男子,的确不宜入内。——远处隐约见一黑洞通向深处,进到里面细看,那是条窄窄的向地底下伸展的相当陡的小洞。
四肢并用向里爬,……“路”越来越难了,刚爬过嵯峨的怪石,又见笔陡的峡谷,脚下那洞的截面渐呈“V”字形,一失足就会掉下去,必须非常小心地寻找落脚点,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手电光影里,雾霭缭绕,冷风飕飕,寒气逼人,很是刺激。人心之不知足,在这类探险活动中,方显其可贵的一面。
渐渐进入地下谜宫的深处,突然,路没了,只有一个二三米深的井,等着你跳下去。——我们知道,人生绝处,常常逢生,勇敢地一跳果然就别见洞天,呵呵,井中很大,又可见有横路伸展向远处。不久,洞就慢慢地开朗起来,石笋、钟乳之类随处可见,石英晶体在电光下,发出钻石般的光晕,于是愉快地走过了一段比较平坦的长“廊”、小“厅”。
可是探险并没有结束,接着的前途,是一段长长的洞中地沟,下面是细狭的深缝,掉下就卡住,头上是伸直身体就会碰个疙瘩出来的硬石,——这是千人洞最惊险的路段了!只能不顾体面地专心致志地爬和钻,哈哈,挪动了许久,终于来到了一个“深渊”的上面。看看表,从进洞至此,已经用了两个小时。
钻千人洞,仿佛人生,进一层,又进一层,倘不知足,就再进一层,似乎总是想最后能到达个什么好地方,——其实,有时候前面不过是个“深渊”,哈哈。——但是,有时候就是要跳入“深渊”,方才能成仙成佛。
“深渊”下别有洞天
“妙啊!”当我们顺绳索而下到“深渊”之底,那些第一次到此的小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渊底是个极大的洞府,也许就是因为这里可容纳很多人,才有“千人洞”之名?据说古代兵荒马乱的时代,附近居民曾经避难躲入其中,所以那地上,也有些古代陶器的碎片。
也许是一路太艰难了,终于到达开阔之地就特别的兴奋,小弟们一会儿围着我七嘴八舌,一会儿四散各寻乐处,好动的爬到高处装菩萨,顽皮的躲到石缝中学猫叫,富情趣的则抓起洞中黄泥,捏了几个小人儿,放到洞壁高处,算是此行的纪念。
当我们再沿原路返回,爬出洞口时,夕阳已经衔山。
大家互相看看,突然狂笑起来,——原来人人满身都是黄泥,呵呵,的确是很可笑。
2011年4月8日整理1978年旧稿
————————————————
随记:
太累了,小病了些日子,在枕上迷迷糊糊地做了些春梦。耳边的鸟声,又开始了爱情的呼唤。树枝的小芽,一天比一天可爱。看窗外的春光,天常常是灰蒙蒙的,唉,KFS天天吹“天堂”,哈哈,“天堂”,神话故事里,神仙们都住在烟雾弥漫的地方,烟雾弥漫的地方,就是神仙住的“天堂”了,……啊…哈…嗬。
也许变成“九斤老太”了?——其实九斤老太的牢骚,也并不都是荒谬绝伦。她说:“一代不如一代!”哈哈,难道就一点儿道理都没有?其实,是一代总胜一代,还是一代不如一代,都不能绝对化。鲁迅自己后来也觉得用进化论去套社会问题,并不完全妥当,他也不免会去怀念那些老家的陈年旧事。——我则总是怀念80年代前后的杭州,那时候的蓝天白云,那时候的钱塘江水……。因此枕上又神游了下那时候的西湖,偶然地想起了南高峰的千人洞。
2011/4/8
————————————————————
注:
关于千人洞的古今请见后文。
———————————————————————————————————————————————————————
【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自《西溪随笔》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