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宝石山上寿星石的意趣

(2009-09-09 19:04:24)
标签:

名胜随笔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西湖宝石山上寿星石的意趣

                                                                                             ◇ 江南桓进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前天一口气发了五篇说石头的小文章,不料意犹未尽。

    前辈文人雅士,崇尚玲珑剔透的石头,总结出所谓“皱、透、瘦、漏”的标准,当然不无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如云似幻的太湖石。所以他们把那些“皱透”的奇石取名这个云,那个云的,例如“冠云峰”、“瑞云峰”之类。有个时期,许多画家也都喜欢画这样的石头,寄托他们的某种情怀,有很多的作品留下来。

    但是,世上的奇石各种各样,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真理标准。愚以为,玩赏石头,不能死扣所谓“标准”。因为玩赏石头,本来是为了得到趣味,玩赏者应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被“标准”套牢套死,我们就常常会失去了玩赏的意趣。就像汉朝人、魏晋人的诗歌本来很有真趣,偏偏南朝时有个聪明的湖州德清人沈约,弄出了很多的清规戒律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形式一大堆,让明清的许多人只讲格律,不重内容,写出来的东西虽然自鸣得意,但似乎还不如小牧童的儿歌。

西湖宝石山上寿星石的意趣

    “皱、透、瘦、漏”的标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它对欣赏有些奇石,完全不适合。例如杭州宝石山上的寿星石,是远古火山爆发后的遗存,它仿佛或者也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又叫“落星石”。推推它会动,但又很稳固。杭州人叫它“饭米团儿”,根本谈不上什么“皱、透、瘦、漏”了,但它显然也是名气很大的奇石,宝石山所以叫“宝石山”,就是因为有这些“宝石”(注)。我们欣赏它,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爱怎样说,就怎样说,不必有什么清规戒律。

    上图它像一只老鼠。但是如果与下面的基石连起来看,则变成了一条卧牛。

西湖宝石山上寿星石的意趣

    现在它又像小鸡啄米。

西湖宝石山上寿星石的意趣

    换个角度,又像一个有发髻的女人的剪影。呵呵,她靠在来凤亭上打瞌睡了。

——————————————

注:

    请参考本博《五代吴越与西湖宝石山》一文。

—————————————————————————————————————————————————————————

 

【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