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2009-05-25 11:37:38)
标签:

名胜随笔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 江南桓进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西湖湖中三岛,人们比喻为仙境三岛——瀛洲、蓬莱、方丈。上图乃雷峰塔上看暮烟中的三岛,——据传说,仙岛都是在朦朦胧胧的烟雾中的,哈哈。大岛是小瀛洲,即三潭印月,上面右是湖心亭——蓬莱,左是阮公墩——方丈。

    下图是从孤山看三岛。阮公墩树木长得越来越高,好像一只拖鞋,西湖湖中三岛简史湖心亭则好像海舰,哈……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三岛均是人工岛,都是用疏浚西湖的泥土堆积而成,但他们的历史却不相同。

 

    最早的是小瀛洲。据《说杭州》引前人记载,五代吴越时此处就已有小洲,后晋天福年间上面建有“保宁寺”。

    “三潭印月”一景,起源于苏轼1090年疏浚西湖,但苏轼所立三座石塔,中、南二塔到明朝成化年间就没有了。据《西湖游览志》,仅存的北塔被弘治年间按察使阴子淑所毁(这行为够阴的)。据清代《湖山便览》,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县令聂心汤围堤筑“放生池”,万历三十九年(1611)钱塘县令杨万里继续扩大规模,用湖泥围成了“田”字形湖中湖的小岛——“小瀛洲”。二县令所为,可谓一举多得,千古流芳。明人重建三塔,一说是天启元年(1621),一说是万历年间,位置已经与苏轼所立三塔完全不同。

    现在我们见到的湖中三石塔(见图1左边水中),一说是明代的(《西湖渔唱》),一说是清代康熙年间重修的(《湖壖杂记》)。我以为,现在所见的三石塔造型、位置,显然是明代的创造。因为石塔水下是用许多木桩支撑着的,若干年就需要维修,从分析近代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也可以看出来,近现代也有过多次维修。康熙年间的重修不过是一次维修而已。明代重建的三塔,几百年间必然有许多次的维修,只是因大多无人记载,就不为后人所知。

 

    湖心亭——蓬莱岛,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说,宋朝就有了。明弘治前岛上有“湖心寺”,苏轼所立北石塔就在这里,寺与北塔都被阴子淑所毁。

    清代《西湖志》讲到“湖心平眺”时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说“白居易诗云‘蓬莱宫在水中央’,非虚语也。”似乎蓬莱岛湖心亭唐朝的时候就有了。白居易的时候,西湖其实还很单调,没有苏堤,没有三潭印月,没有阮公墩,只有一个孤山和白沙堤,他所谓“蓬莱宫在水中央”,也有可能是指孤山景色,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句诗就确定湖心亭唐朝就有了。——据《西湖游览志余》卷20,明朝人的诗歌中,便有“人间蓬岛是孤山”的说法,可见自古孤山也曾被人称为“蓬岛”。

    此外,上面二岛,在南宋西湖图上都看不到,也是个疑问。

 

    三岛中的小弟弟阮公墩,历史较短,至今只有200余年时间,它是清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所堆积。

————————————————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蓬莱小岛,以亭著名,杭人称湖心亭。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杭州知府孙孟始建亭,后不断有重新修建,现在的湖心亭为1953年重建。

    上图是一百多年前的湖心亭,为英国女旅行家毕晓普夫人1898年拍摄。

 

2009年5月25日

—————————————————————————————————————————————————————————

 

【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自《西溪随笔》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