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之罪”④:就像把你的伤口剖开,不给你缝

(2009-03-25 17:33:52)
标签:

心理咨询师

伤口

房价

就业

冰点

仁和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

中国青年报

招聘

文化

  “心理咨询师之罪”④:就像把你的伤口剖开,不给你缝上

 

    编者按:3月35日,《中国青年报》著名的【冰点】栏目刊发了长篇报道《哄地来了,倏地走了》,回顾了自去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对灾区心理援助工作的故事。现在的事实证明,当初凭借一股激情来到灾区的心理咨询师们,对灾区人民的帮助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一些心理咨询师缺少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做法,给灾区人民留下了永远难以弥合的心理伤害。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的专业人士警醒。本人特转发这篇文章,并把它命名为“心理咨询师之罪”。这个题目或许有些刺眼,我想用它来提醒自己,也提醒我的同行们。(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欧阳。心理咨询热线:13938480499,心理咨询QQ:646830003)

 

    但在四川,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接受心理咨询。刘猛就听到过“防火、防盗、防咨询师”的说法。他把

原因归结为“关系”,“咨询师们只来了一下就走了,关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就无从谈起心理援助,结果只

能是一次次伤害他们。”
    蒋玲更为直接,把心理咨询师的这种行为比作“鬼子进村”:“我本来没什么事儿,结果他们上来就问

你爸爸妈妈呢?你的孩子呢?我就说都挺好的。他们还接着问,那他们现在在哪里呢?我就回答在北川。他

们又很好奇,说北川县城不是都封了吗?”
    “我最后急了,就说好,拿来我给你们填。有的填成没的,没的填成有的,气死他们。”住帐篷那个阶

段,她“最夸张”的记录是一天填写了7份问卷。
    但她从来没有接到过任何反馈,也没有任何咨询师提醒她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就像把你的伤口剖开,

看到最隐秘的地方,然后还不给你缝上。”蒋玲一度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不停地回忆地震当天的情景

,直到崩溃得要自杀。
    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被志愿者马重祎称之为“镀金”。她快人快语地说:“那些人就是来体验生活的,

好给自己的履历表添上一笔。”这个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一直在都江堰市做心理咨询志愿者。如今,她每个

周末都会过来帮助刘猛做些杂事。
    作为为数不多的坚守者,她丝毫不奇怪他人的来去匆匆:“他们本就没有打算待很久啊!”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小姑娘目睹了太多的人情世故:有人就是来拍张照片,贴到自己的网页上,然后

就什么都不管了;还有人走之前哭得像泪人,口口声声说要资助多少个儿童,但后来再也没有了音讯;还有

人干脆坐在帐篷里相互吹牛,或者指责这里脏、那里乱……
    “很多事情没法说。”这句话成了刘猛的口头禅。他至今难忘去年刚刚来到城北馨居,就听到高音喇叭

在持续播放:“灾民朋友们,灾民朋友们,我们是北京来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仅为100名患者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好像是商场大降价,欲购从速一样,有种很不尊重人的感觉。”刘猛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甚至于,有的“不专业”到了专往伤口上撒盐的地步。一位来自甘肃的心理咨询师就曾看到过这样一幕

,面对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的男子,一个同行拍着对方的肩膀安慰说:“你还年轻,还可以再娶,还可以再

生嘛!”
    “你说,这样的人,还不如不来!”刘猛很是气愤。
    他认为心理咨询师的“重复扫荡”,给灾民造成了重复创伤,同时也让灾民反感和否定心理援助这件事

,即使心情压抑也不愿意再去找心理咨询师,屏蔽掉了一条可以缓解伤痛的途径。
    这种现状让基尔伯特·克莱门很是奇怪。这位医学博士表示,持续长期性是心理咨询最为基本的常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干预,其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帮助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害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则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郑州市仁和心理咨询中心,河南省设立最早、实力最强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医院之一。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欧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情感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热线:13938480499,心理咨询QQ:646830003。更多心理咨询文章见:http://www.renhe365.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