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2011-07-08 08:15: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业发展 |
班主任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班主任工作漫谈之一
说起班主任工作,大家感到最难的就是班主任的时间常常自己做不了主,琐碎的班级事务,临时的工作安排,恼人的突发事件,头疼的困难学生。更何况,在中小学班主任不是专职,大家都上课,备课、讲课、作业等等已经使人忙碌不堪,班级工作常常更是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学校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和班主任连在一起。但是,多年的工作实践又告诉我们,如果不加强时间管理,提高效率,班主任老师很有可能整日在忙碌中度过,既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身心疲惫,也影响了自己的专业发展,于人不利,于己无益。
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最主要的因素有哪些?从自己的体会来看,理念、目标、计划、方法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目标,是指教师对自己个人生活与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期望,希望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成为怎样的教师、取得怎样的成就、实现怎样的追求。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这些目标又决定了自己做事时的价值取舍。肖川说:“你永远没有时间去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此处的关键是:时间管理需要用一个与你的价值观相吻合的目标追求。如果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时间分配也就一定会不得当。”(《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人民教育2007年底21期)现实中常常发现,有的老师总是喊着没时间读书、没时间研究、没时间写作,但是对这些人注意观察又会发现,酒场上、歌厅里、牌桌旁、电视前总会有他的身影,谈起流行的社会新闻、明星轶事、影视大片、新潮服饰等等头头是道。我决不是说教师应该做苦行僧,教师不该知道这些,而是说自己应该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直到现在,我很少在十一点前睡觉,影视也看得很少,就是觉得读书、思考、写作比有些事情更有意思。所以,一个人的追求目标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着他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舍才能有所取,为与不为、取与舍之间,首要的就在我们的目标。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做好时间管理的首要因素。
计划。班级教育可以从外显与内隐两个角度来考量,外显指标,就是希望自己的班级符合学校规范,成为优秀班级;内隐的角度,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在有意无意地按照自己的做人标准塑造着自己的学生,班级是班主任的影子。无论实现外显目标还是达到内隐追求,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都需要循序渐进。那么,这个序是什么,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心中有数。具体表现就是在每周准备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做哪些事情心中有数,在学校的每周计划与要求、自己的发展规划阶段目标的基础上,弄清自己本周需要做的事情。定好每周目标,围绕目标去做,效果会更显著、更有效,自己的成就感会高一些。最好在周六或周日就思考下周的工作重点,教学、班级、个人生活、专业发展是其主要内容。在班级工作上,要考虑班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的教育是什么、需要重点关注的个体学生是谁等等。
每天注意列出明天要做的五六件重点事情,要事优先,并且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第二天重点要先完成这些,把最应做的事情完成,就保证了工作的基本效率。确定做每件事的大致时间。对于确定要做的事,积极主动,抓紧去做。
经验表明,你接到的电话,常常对你没有多大的意义,甚至有时无端增添了很多麻烦,真正对你有意义的,倒是你拨出去的电话。同样,如果琢磨一下,其实你呆在办公室里听到的那些敲门声,远没有你去敲别人的门更有价值,因为,你在办公室里等来的敲门声,常常是催促你去帮助敲门的人处理事情,只有你去敲别人的门了,才有可能把别人手上的资源为你所用。有人说,请客远比吃请有效益,因为,请客大都是从别人手上要资源,而吃请,则往往实在酒足饭饱之后为请客的人效力。假如我们连手上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弄清,那就只好坐等别人的敲门声来“榨取”我们的资源了。
从94年起分我在班级工作上就开始了人格教育的探索。我针对当前学生自我意识强而协作精神弱,权利意识重而义务意识差成功欲望强而意志品质弱等特点,提出了“志、爱、诚、勤、强的五字班规,以此作为班级人格教育的重点。“志”即理想远大报效祖国;“爱”即孝敬父母,友爱他人;“诚”即诚实坦荡,光明磊落;勤”即勤奋学习,好学勤思;“强”即顽强进取,自强不息。在入学第一天,就向学生讲清其内容,使学生有明确的人格修养目标,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在以后的工作中,则根据每个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的不同特点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具体宣传、贯彻、落实这些内容。例如在“强(意志)”的培养上我们就从出勤、锻炼、作业、提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提问题”上,高一时针对学生刚入校,比较拘谨,就要求学生“课上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课下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对做的好的同学多鼓励,多表扬,所以任课教师感到班里学生活而不乱,积极主动。高二时提出了“积极争取老师的指导”,进一步从一般问题扩展到问学法,不断增强其主动性,进取心。高三时提出了“和老师交朋友,用老师的智慧和经验来帮助自己”,这样,就从单纯的学科辅导扩展到了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人生经验等方面,使学生在教师集体的指导下更加健康、顺利地成长。这个班高中三年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两次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四人评为市三好、优干、优秀支书。70%多的同学升入高校,在大学中当班干部的多、写入党申请书的多,获奖学金的多。即使未升上学的学生,也都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方法。一是指利用时间的方法,如要事优先、边角时间利用等。二是指做事的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把日常工作问题当做自己研究的对象。在时间的安排上每天首先要保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以及什么时段做这些事情,在此基础上安排其他要做的主要事情。每周的班级教育要有自己的主题,本周班级最需要进行的教育、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整体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些主要是根据班级检查反馈确定,如自习纪律、作业;根据自己的教育计划和观察;根据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根据学校的要求。本周重点关注的个别学生是哪几个人?这些人的哪些方面是与本周重点相联系?如何对这些人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已有成功经验或以往的困难是什么?这次想用的方法与以往的改进在哪里?对这些学生做了哪些了解(同学、任课教师、家长、自己观察;听讲、自习、作业、纪律、品行、学习动力、学科基础、位次、强弱科、近期表现)?自己对本次教育的期望效果是什么?把工作当做研究、用研究的方法态度去做事。多一些准备,多一些思考,多一点科学性。用心做,不蛮干。
每天的计划要留有余暇时间,以防备某些意外事件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意外事件,有的需要马上处理,如学生生病、打架、出走等,有的可能缓缓也可,如并不急着交的计划、总结、学生矛盾、个别学生问题、班级纪律出现的新问题等等,可列入第二天的计划,先对这些事情做些思考,保证当天的主要工作必须完成。主要是请完成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李希贵说:“管理自己,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值得我们认真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