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2008-11-18 07:35:43)
标签:
教育教师成长罗素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意识的缺失呢?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追问,发现最重要、最根本的恐怕是自我意识的缺失。其主要表现是:对问题很少能够从自己的实际观察、实际感受、实际思考来看待,来找对策,有时更多的是从上级的要求、读过的书本,这样虽也能发现问题,做好一些事情,但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己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从而延误了自己的成长发展。而主体意识的缺失,其后果自然导致批判意识不强,导致自我反思不足,导致自我发展的懈怠。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必须从强化主体、强化自我入手,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在众声喧嚣中淹没了自己。苏轼诗云:“春山磔磔春禽鸣,此间不可无我吟。”作为一个勤于求索的教师,理应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