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晖中学白马湖专业成长教育反思 |
分类: 随笔 |
教师专业成长:请赶走心中的“雾霾”
王国芳
在浙派名师高中思政班第六次培训活动中,长兴中学的 唐老师执教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课,她是以2014年的热词之一“APEC蓝”为话题展开教学的。课后名师班的“班头”省特级教师、浙师大教授姜根华老师在点评时,讲到了“重要的是要驱赶走心中的‘雾霾’”:偏面追求经济的政绩观、单一的价值观、异化的消费观、短视的生命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驱赶走这些心中的“雾霾”。姜特的点评,高屋建瓴、深刻独到,令人感佩。
的确,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雾霾,除了影响身体健康,还会降低能见度,影响人的视线,让人迷失前进的方向。但我们易忽视心灵的雾霾,它会污染人的精神世界,让人失落继续前行的内在动力。他的点评,让我想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需要驱赶走隐存于心中的很多“雾霾”。很多时候,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偏面的成绩观。现实中总有些老师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持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他们的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往往是不培训也可以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有时甚至认为培训会影响他们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是偏面的成绩观在作怪。作为学生,除了高分,难道他们就没有别的需要了?他们还需要些什么?我们教师又该怎样满足他们的各方面的需要?我想这些光靠埋头教书是做不到的,我们必须要自觉学习,包括参加各类培训,从中汲取营养。只有不断成长的教师,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地成长;只有勇于自我发展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参加各类培训的意义所在。
单向的价值观。教师的价值何在?我们往往会认为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的成长。这话似对而非。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因此,人的价值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帮助学生成长只是教师价值的一个方面。教师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通过自己的工作促进自己的成长,并以自己的成长更好帮助学生的成长。为此,教师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包括自我研修和参加各类培训。只有这样,教师成长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转变成“服务学生,成就自己”。
异化的奉献观。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老师都会骄傲地回答,我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上。教师的这种奉献精神值得赞美,但这种消费时间的观念其实已经是异化的奉献观了。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也要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这也是常识。如果教师不给自己的专业发展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怎么能处理好前面的两对关系呢?教师应该对自己好一点,留出必要的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做个高明的时间消费者。教师只有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更有效更持续地奉献于学生与教育。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这也是对学生的最大负责。
机械的发展观。有的教师不注重学习、研修,不注重自我提高,所持的往往是诸如“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之类的理由。持此类观点的老师,是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机械地割裂开来了,认为工作就是工作,成长就是成长。李政涛教授认为,教师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现场学习力,教师要善于从现场中学习,把工作与研究、与自己的专业成长统一起来,“不再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视为事务性工作,不再把‘做事’与‘成人’割裂开来,避免‘见事不见人’,而是把‘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力求把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当作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同时也提升和发展他人的过程,即‘在成事中成人’”。(《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著)。教师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认识到工作是学习的机会,实践是成长的沃土,问题是发展的动力,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的成长了。
行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需要我们赶走自己心中的“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