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孩子的诉说105—父母如何跟孩子交流沟通2

(2022-04-22 09:08:14)
标签: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教育

文化

育儿

 

熊孩子的诉说105—父母如何跟孩子交流沟通2

接下来给父母分享一下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

1、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时,要选择合理、适当的表达方式,要注意自己的语调、语气,父母选择的表达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就会不同,交流沟通的效果也会不同。在交流过程中,父母的话语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信或更加乐于合作,也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或恐惧,关键在于父母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比如:

“你自己来做决定”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父母可以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玩?”

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父母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父母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也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是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作为父母,有时候总免不了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够提醒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也就容易保持冷静。

“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小孩子有时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变得情绪失控,无法说清感受,只是不停地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话了。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帮助孩子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还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参考答案,比如:“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漏了你的秘密?”等,这样做,孩子就会逐渐学会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将来父母不在身边,有问题时,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做了什么让你生气的事,你可以这样说:“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他不会把你看作对立面,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导,停止做让父母生气的事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最常用来跟父母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父母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

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等。

刘伯伟教授全科高效自主学习方法视频课程已在抖音@柏伟教育上线,欢迎大家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