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诉说103—父母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下)

标签: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教育文化育儿 |
(8)培养孩子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
挫折,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和失败,挫折就是困难和失败在心理上的感受,当然这种感受是不好的,因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难以得到满足。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必须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父母要知道,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是很容易被困难打垮的,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可以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父母都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拥有勇敢、坚强的抗挫折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的意识。比如: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父母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其次,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障碍,让孩子进行磨炼。对孩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困难和阻碍,如果孩子平时走惯了平坦路、听惯了顺耳话、做惯了顺心事,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情绪紧张,这样就容易导致失败。
父母还要知道,有很多孩子一旦遇到逆境,就容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这时,父母就要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
比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后,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9)培养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首先,父母要做到经常激励孩子。要知道孩子的不断进步有很多原因,但是父母的激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快速地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可以唤起孩子良好情感的体验。孩子会把父母的鼓励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断督促自己进步。
父母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孩子,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的赏识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父母还要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鼓励自己,要让孩子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外人没有义务和责任一直给予自己鼓励和支持,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激励。
如果孩子学会了自我激励,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能够在没有外人鼓励的前提下,自觉抵制那些消极的影响和情绪,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各种潜能,变得坚强和勇敢,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此致
敬礼!
爱你们的宝贝
刘伯伟教授全科高效自主学习方法视频课程已在抖音@柏伟教育上线,欢迎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