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孩子的诉说85—孩子做作业难的原因3

(2022-04-02 11:43:18)
标签: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教育

文化

育儿

 

熊孩子的诉说85—孩子做作业难的原因3

原因三:孩子缺乏应用性思维能力

应用性思维能力也就是孩子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些孩子上课能听懂,课后无法完成作业,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缺乏应用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孩子学习新知识后,会不会用、有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会不会创新,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应用性思维能力,因为应用性思维能力是孩子产生智慧的摇篮。

缺乏应用性思维能力的孩子,在众多信息中,无法分清主次,不会联想,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更别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结果就是老师讲什么,孩子就听什么,被动接受,不能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能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内化出自己高层次的基础性思维能力,这样就容易失去正确的自主思考路径,不会应用新知识,从而做作业难、拖拉。

刘伯伟教授通过几十年对问题孩子的探讨研究,发现造成孩子应用性思维能力短缺的因素,70%来源于父母,比如:

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受功利主义驱动

有些父母总想以成年人的思维去控制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孩子的答案视为非对即错,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学习视为没有意思的事情,丧失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失去质疑力、探究力和想象力。

比如:幼儿教育阶段是孩子以玩为主的阶段,可是有些父母却选择“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强迫孩子学习小学的知识,希望孩子在上学前能够认识更多的数,学会更多的字,甚至要记更多的英语单词,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孩子成长的发展规律,还会让孩子的思维过早地模式化,从而禁锢了孩子应用性思维力的发展。

父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

有些父母让孩子早入学,认为孩子早入学就能够早学到知识,一生就能学更多的知识,甚至有些父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负担,把孩子过早地送进学校。但是父母们要知道,由于孩子小,心智相对不成熟,面对小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大,不懂得思考,不会思考,容易让孩子失去应用性思维能力。

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一定要谨记:欲速则不达。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处就几步,如果在关键的地方跌倒,孩子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再爬起来,有时严重了,孩子一生也无法再爬起来。

还要知道,学习就像穿衣服扣扣子,要从第一个开始,一粒一粒地扣,一旦扣错一粒,剩余的也都会错。学习本来就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求好而不是求快!

父母没有重视孩子理论知识的掌握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理论知识。因为理论知识是孩子学习时用于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路径,面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父母都要让孩子了解、理解、掌握并且学会应用,还要熟记熟背。谨记:无论题型千变万化,只要记住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它就不可怕。

父母要明白,如果孩子缺少了理论知识,他就会缺少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路径,即使孩子拥有再强的基础性思维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孩子也就无法拥有应用性思维能力,更不能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再次拥有高层次的基础性思维能力。

当孩子学习新知识时,就会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做题时就找不到条件和路径,从而导致无法做题,做作业拖拉。

父母忽视孩子在校期间的家庭教育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在校期间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由学校和老师负责,跟自己没有关系,即使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当老师让父母帮忙处理的时候,个别父母也不以为然,认为老师这样做是给自己添麻烦。

父母一定要明白,学校是一个集体环境,要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要引导孩子融入集体,与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在学习上共同努力,在生活上包容体谅。

父母一旦忽视了孩子在校期间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就容易被集体边缘化,从而给孩子精神上带来压力,使孩子长期处于焦虑之中,出现烦闷和狂躁,甚至产生抑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应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每个父母都应该给予重视。

此致

敬礼!

爱你们的宝贝

刘伯伟教授全科高效自主学习方法视频课程已在抖音@柏伟教育上线,欢迎大家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