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诉说77—如何让孩子学好数学(上)

标签: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教育文化育儿 |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又到我们谈心的时间了,今天我想和你们谈一下刘伯伟教授关于“如何让孩子学好数学”这一话题。刘伯伟教授通过多年来对数学的探讨研究,认为学好数学应该重视以下五点:
1、熟背概念原理
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让孩子熟背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因为知识点的概念、原理,是解决本知识点所涉及问题的条件和路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
很多孩子不会背或不愿意背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结果在做题时就会因为找不到条件或路径,不会做题,不能完成基础性作业,更无法通过做作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出现对新知识看不懂、学不会的现象。
2、熟练基础运算
基础运算是数学的核心。孩子应熟练应用整数、小数、分数、整式等的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加减运算中的进位写数、借位点点的运算原则,更要熟记熟背乘法口诀表,熟练掌握上下左右四种背诵方式。
3、熟练应用量的转换关系
量的转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桥梁。孩子应熟练掌握同一种量的进率和多种量关系的等价转换,因为孩子一旦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回避应用题,直接影响思维力的发展,出现对知识看不懂、学不会的现象。
4、熟记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比如:类比法可以引导孩子探求新知识;归纳总结法可以引导孩子创新;分类讨论法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化难为易;等价转化法可以引导孩子解决具体问题。孩子如果做好这方面,数学成绩就会永远差不了。
5、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孩子一旦掌握了数学思维方法,就要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包括做题时审题解题的技巧和做题后归纳总结的技巧。比如:
在审题解题时应遵循四大规律:看清题干 理清思路 用准条件 保证正确。
做完题后要进行五步归纳总结:
仔细看一下这道题自己是怎么解出来的,所求结论属于哪个知识点,熟练掌握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再看一下求证结论用的是哪些条件,找条件时依据的路径有哪些;然后再看一下题中的已知条件属于哪个知识点,以及属于哪种类型(已知唯一型、已知结果型);最后再看一下这道题属于哪个题型,熟记解题模式。
首先看一下,根据结果,依据路径,找条件时,在条件的三种可能性中(已知唯一型、已知结果型、未知求证型)出现了几次未知求证型条件,用了几个新的知识点,最后的已知条件是哪个知识点和哪个类型(已知唯一型、已知结果型)。然后再看一下根据已知条件,依据路径,求结果时,在结果的三种可能性中(唯一型结果、结果型结果、结论)出现了几次唯一型结果和结果型结果,最终结论是哪个知识点,是用的哪个条件求证出来的。
再仔细看一看,这道题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并一一解出。
根据不同的解法,挖掘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并且归纳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建立解题模板。
根据新建立的解题模板,看一看这种类型的题以前是否总结过,如果有,那么归类“存档”,如果没有,也“存档”,存“预备档”,看看以后它是否又“冒出水面”,如果是,即可转正,存“正式档”。
通过以上五步归纳的练习,就能够引导孩子达到“四识”:一识题型来源,二识解题关键,三识求解解法,四识规范解答。从而迅速提升孩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级思维能力,让孩子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快速解决问题。
刘伯伟教授全科高效自主学习方法视频课程已在抖音@柏伟教育上线,欢迎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