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工作划清界限

(2012-09-18 09:43:08)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随笔

9月17和18日是犹太人过新年放假,乐乐学校关门。我十几天的年假马上就作废了,所以在家里陪乐乐。本来想上午带她去动物园,可是工作太多了,同事不停地安排电话会议,一天6个电话会议。上午只是带乐乐去小公园玩了半个小时。一听说去小公园,她开始要耍脾气了,因为妈妈说好去动物园。我跟她解释了两句,她便欣然接受去小公园。去公园半个小时,我们检了一些“宝贝”,我说妈妈还要回去开会,她也欣然同意,我们两个又跑又跳就回家了。

我和乐乐把她的小桌子和椅子摆在我的桌子的边上。我电话会议的时候她就看书,吃西瓜,图颜色,做贴纸,或者跟她想像的朋友在一起玩,后来自己坐在地上大声朗读,尽管她还不认字,但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她偶尔跟我说几句话,尽量不打扰我。中间有半个小时空闲的时候,我们两个还扫了地,刷了厕所。后来又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去洗了葡萄,活了面,晚上做了ginger breadman(姜面小人)和花卷。乐乐积极地帮助我做每一项工作。后来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她自豪地说,“爸爸,我没打扰妈妈。我自己看书了。”我很感动,让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一整天跟着我“工作”,真是难为她了。我发现多数时候乐乐有比较好的自制力,不必要用电子产品安稳她,她可以自己找事情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谅别人。我对乐乐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称赞。

********

9月10日,乐乐学校新学期开学了。乐乐和福娃学校是两个方向,所以我和乐爸每天早起准备早餐,送孩子,赶火车;下午5点准时下班分头去接她们两个;晚上回家做饭吃饭,给孩子大人带饭;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一会儿,讲故事,玩游戏;孩子睡觉以后,我接着加班到深夜。我们两个每天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不停地转着。直到有一天,我忽然觉得身心疲惫,这日子好苦呀。觉得苦不是因为孩子,跟孩子在一起是一天中最有意思,最滋养的时候,就是时间太少了。苦是因为体会不到工作的意义了,而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压力最大,最操心的事情就是工作。努力工作确有成绩,但是无意中,失去了生活中一件一件重要的东西 - 健康,和孩子共处的时光,对心灵的滋养。

我强烈感觉到一个家庭需要一个人全职在家,或者工作半天,尤其是孩子越来越大了,需要我们的时候更多了。

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 活着是为了什么? 迷失在工作中的人,对于生活的根本意义已经想不清楚了。 当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发生了本质的冲突,何去何从?

我相信一种困难产生的时候,一扇大门随之打开 ---

*************

最困惑的时候,就喜欢看书。这三周里翻看了6本书,内容很杂 - 华德福的美术和手工,故事教你怎么办,种菜的书,灵修的书等等。每次翻看一本书,就仿佛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心灵受到滋养。当看到《过尤不及》的时候,我脑袋突然一亮,啊哈,我确确实实需要的是“和工作划清界限”。这意味着 - 需要说NO的时候就说NO。

所有的工作其实都可以等待,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办法等待的,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滋养是没法忽视的。我们放下工作,最多少赚点钱,慢点当上领导。

其实人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呢? 很多同事有三个孩子,靠一个人工作,靠一点工资养活五口人,过得也开开心心。

“人为了生存其实只需要极少的物质。然而,大多数人却为了那不必要的奢华,或是为了能“像别人一样”的生活,把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在忙碌的事物中,将宝贵的生命聚困在苦工和奴隶般的枷锁下,而无瑕去做更有意义,更有有价值的精神探索。”

“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地习惯一种生活。。。” - 《菜园里的学问》

这是一本有机园艺的书,确给我带来了巨大心灵震撼,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知道缺失了什么。我们曾经经历的教育,宣扬单一价值观念,本质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机器,为了一些外在的目标不停地奋斗。我们的生活看似光鲜,其实光鲜背后,生命被套在“奴隶般的枷锁下,而无瑕去做更有意义,更有有价值的精神探索。”

这本有机园艺的书,竟然成为我最好的安眠药,躺在床上,想像我未来菜园子里丰收的蔬菜水果,满园花朵,好像呼吸到了大自然的气味,我慢慢地,慢慢地进入了最美好的梦境之中。

一本随意翻翻的书,给予我很多灵感,忽然让我能够“放下了”,因为世界是如此广阔,生活可以如此丰富。我觉得,和孩子们开辟种植这样一个菜园子,是比任何才艺班特长都更富价值的事情。孩子们体验的生活越宽阔,自力更生的能力越强,越可以成为一个whole person完整的人,可以独立选择她们的生活道路,不被社会教条所束缚。

我过去一直不完全理解华德福教育,尤其在美国的华德福学校并不到处都是,接触的机会也少。这几天我好似明白一些,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多父母追求华德福 - 因为我们这一代父母缺失的东西,是华德福教育理念中最丰富的东西 - 人与自然的连接,人类精神探索,富于想像的生活。

仍然很累,但是我感到精神世界充实了很多。我的这种精神体验产生的正能量,好似也传给孩子们了呢。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