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有点替孩子伤心” - 孩子的社交,大人的社交

(2012-03-05 11:17:40)
标签:

育儿

分类: 成长路上(2012)

“今天有点替孩子伤心” <wbr>- <wbr>孩子的社交,大人的社交

那天乐爸给我发了mitbbs上的一篇文章。他深有同感,发表了些意见。我觉得有意义对这件事作些记录。毕竟也是我们在美国生活一个挑战。挑战归挑战,也不是一件做不了的事情。我觉得别总把自己当回事,就像其它所有的事情一样,想好了就去做,想交朋友就去交。对于一个真心喜欢跟别人交往的人,真的是谁也挡不住你 - 就像我们二二目前的状态。“今天有点替孩子伤心” <wbr>- <wbr>孩子的社交,大人的社交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1827493.html

今天有点替孩子伤心 --

"今天有点替孩子伤心,刚好看到生日宴会的帖子,觉得移民的孩子要面对的东西真多啊。小妞3岁,上幼儿园已经快5个月了,之前她每天都说,今天没有和小朋友说话也没有和小朋友玩。我观察她说这个的时候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也就没有太过担忧。这几天,她对我说:A是我的好朋友,我今天只有和A玩。我还挺高兴的,小妞懂得好朋友这个词了。A是一个5岁的白人女孩。今天早上去送孩子,看到A和另外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起手牵手过来,两个人很亲热,他们两家的父母似乎关系还不错,聊天聊的挺起劲的。小妞很兴奋的过去找A,围着她打转,试图和她打招呼,跟着她们一起进学校,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看到A有任何反应,完全无视她。

小妞傻乎乎的跟进去了,我做妈妈的想和对方父母聊几句也完全没办法,他们是那种连眼光都不往边上瞟一下的那种,结束对话就马上走人。我当时心里真是辛酸哪,感叹自己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人,没法和对方父母拉拉关系,什么忙都帮不上。

我觉得这也不能叫种族歧视,而是整个文化背景和性格习惯造成的隔阂。我该怎么帮孩子呢?我觉得对方父母对我的态度冷冷的,和他们讲话实在是有点自讨没趣。我不知道那个女孩A是不是一直都这样,也不明白为什么小妞说A是她的好朋友。

还有,我和老师沟通过好几次,老师都点了好几个小朋友的名,说小妞有时会和他们玩,但小妞每次都说没有。小妞的英文也不差,听懂完全没有问题,说的比native speaker差一些,但老师也说她说话没有问题。

我真的很理解这位妈妈说的情况。乐乐所在学校大部分是犹太人,100多个孩子有4个中国人,我们处在一种“两眼一摸黑”的境地。也不是咱们非要挤犹太人的学校,选择它是因为性价比最好。乐乐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内向,相对安静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不禁有些担心她跟小朋友交往的情况。我们自己对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参与和接触,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们最多是个参与者,很多家长我们就认识几个。早晨乐乐是最早到学校的几个孩子之一,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一直说要给乐乐找play date,但是一直也没有实践起来,主要是我们大人的原因,根本就不知道找谁play date。

 

老师一直跟我们说Margo和乐乐是最好的朋友,两个人形影不离。Margo刚三岁,是美国人,爸妈经营自己的CAMP,妈妈是犹太人。一天Margo的爸爸发邮件给我说应该给两个好朋友安排一下play date。两周下来,我们终于在一个下雪的周日早晨来到Margo 家里做客,吃早餐。我感觉很开心,和Margo 的爸爸妈妈聊得很开心,基本上就是互相了解情况的那种谈话 - 你干什么,我干什么。两个孩子开始自己玩自己的,后来因为抢玩具打起来。两个人的问题都是别人拿着的东西自己就想要,谁也不让谁。最后Margo哭,跑到自己房间里睡觉了。乐乐也哭,后来去道歉,但是Margo似乎很伤心,不愿意原谅乐乐。反正这个play date也不想我们预想的那样皆大欢喜。

每次我去接乐乐,都会跟Carolyn老师聊一会。她说Margo和乐乐最近有点小摩擦。好几天Margo跟乐乐说,you are not my best friend today。乐乐的眼泪就会刷地掉下来。上午和下午的老师都会反复跟她们强调,我们BH的小朋友之间都是朋友。Carolyn老师故意和乐乐一起玩,希望Margo有点嫉妒。可是当乐乐跟Carolyn玩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Margo。一旦Margo叫她去玩,她就跑去了。Carolyn老师经常跟乐乐说,可以去交新朋友呀。

每天看见Carolyn,我就询问一下乐乐情况。Carolyn老师跟我说乐乐慢慢有新的朋友玩了。周五去接乐乐的时候,Benjimin,一个中国小男孩,问我Ella可以去我们家玩一会吗? 乐乐赶紧跑出来问我,妈妈,我们可以去Benjimin家玩吗? 孩子们如此热情,我们Benjimin爸爸赶紧交换手机号,什么时候安排Play date。Carolyn老师说,一整天,两个人玩得很好,在户外的时候,Benjimin还教乐乐玩monkey bar。

这不意味着乐乐和Margo就不好了,只是关系进入正常,没有天天黏在一起了- 这才正常吧。

 

孩子上了学以后,我们大人出现新社交趋势 - 因为孩子的需要而产生,而调整。有意思。根本没时间搞自己的社交,公司活动一概不参加,但是孩子的每个活动都不能错过,没有活动还要想办法创造活动。

我跟乐爸说,我们得多鼓励自己,克服自己心理障碍。我们别无选择,得突破自己的 comfort zone,尽量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如果能够做到“忘我”,别把自己当会事,做个好榜样也没有看起来那么难。工作中,通过练习,我可以拿起电话给任何一个不认识的财务总监打电话,卖项目,心里已经没有半点紧张,主要是“没把自己当会事”,把输赢看淡。还是那句话,像孩子在沙滩上玩耍的感觉 - enjoy and care free.

之所以想付出努力,而且值得花所有的心思,是因为我想让孩子体会与朋友交往的乐趣,学会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自私,懂得分享和付出,学会照顾别人的情绪,关心别人,遇到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处理和调整。拥有很多朋友和拥有一个妹妹,都将会是乐乐一生中最受益的事情。

 

对于乐乐,我们做了几件事情,也初步有些效果。我和乐爸都情不自禁地觉得,乐乐是个好孩子。

第一,在家里姐姐和妹妹两个人不可以抢东西,谁先拿到手里的就是谁的,另一个人想玩,必需要征求另外一个人同意。以前乐乐看到妹妹拿什么都抢。妹妹抢不过就经常趁机拽姐姐头发。最初执行这个规定的时候,乐乐冲妹妹大喊,can i have it, can i have it,妹妹不给,她就不放手。我们规矩定好了,哭也没有用。乐乐嚎啕大哭,躺在厕所里哭过,躺在地上打滚过,我和乐爸相视一笑,小姐姐慢慢哭,什么时候哭好了,我们再慢慢讲道理。

讲道理是一个找机会就要做的事情,千万别觉得孩子小,等以后再说。过去讲道理的时候,我们时常以权威的口吻,严厉批评。其实千万不要这样,即使是大人气得忍无可忍的时候,也不要喊叫。喊叫就是大人没水平。孩子是一张白纸,她做事情都是凭本性,没有经验,所以会做错事情,把她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心平气和地讲,其实她们接受能力很强。这个经验是从乐乐老师那里观察出来的。偶尔我会有气急败坏的感觉,想想乐乐老师,我就平静了。老师们是那样平静而耐心地跟孩子说话,而孩子们是那么尊重喜欢老师。我有时问老师为什么你们说什么孩子都听,Carolyn老师说你不知道我们一个事情要反复说多少遍。

乐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及时表扬她。她喜欢受到表扬,而起能够记住我们表扬她的原因。

这样反复下来几次,姐妹俩比以前谦让了很多。因为姐姐谦让了,妹妹也愿意给姐姐东西了。

 

第二,提醒乐乐要用语言表达自己,避免说NO。妹妹说话晚,到目前频率最高的就是NO,你跟她说任何事情,她都回NO,当然是从姐姐那里学来的。乐乐遇到任何不高兴的事情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NO,还都是大喊出来,时常伴随着哭声。那次跟Margo争执也是这样。Margo抢她的玩具,她大喊NO,就开始哭。

我们家这两个姐妹俩最爱互相大喊NO。我们跟她说,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NO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乐乐还是经常忍不住,张口就说NO。我们平心静气地(向老师致敬!),一次次提醒她。她后来一半以上时间就不说NO了,而是说,“妈妈,妹妹踢我了。”我说,“那你可不可以跟妹妹说 - 妹妹请你不要踢我。”乐乐就跟着学。久而久之就她就习惯说出来想法了。

我觉得学会分享,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交朋友的基础。因为朋友的本质就是分享,是沟通。

这样坚持给乐乐平心静气讲道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她比以前哭闹次数少什么。这个周末发烧生病了,她跟我们说,“爸爸妈妈,我困了,要早点睡觉了。我不想吃饭了,我要喝点奶,然后呀,就睡觉。”要是过去,她十有八九要哭。这次我们真的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呢。

 

第三,妹妹似乎给姐姐一些正面的影响。妹妹是个出门看到谁都会招手说hi 的人。我们周末出去玩的时候,妹妹看见人打招呼,乐乐赶紧回头也跑去打招呼,有一点从众心理吧。人家都热情的跟她们说话,赞扬她们多可爱,乐乐也受到了感染。那天看见Gwen的妈妈,一定要等到人家停下车,打个招呼,再回家。早晨去学校,开始开始跟Lisa老师说Good Morning。当然偶尔的时候,本性还是会流露出来。孩子吗,每天跟她讲讲道理,她其实进步得比我们想像的要快。

 

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都会越做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