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老板40岁生日聚会,想到中国人在美国社交这件事

(2010-06-02 22:09:05)
标签:

社交

生日聚会

中国人在美国

分类: 妈妈随笔

5月29日周六这天,我和CX参加老板AR的40岁生日聚会。因为聚会是晚上6点半开始,正好是小宝吃饭睡觉的时间,我一直犹豫是自己去还是和CX一起去。后来老姨说就一个晚上她能照顾小宝吃饭洗澡,我和CX就一起去了。

聚会地点是离费城大约20分钟的一个爱尔兰酒吧。AR的妻子Letty预定了酒吧里的一间私人大房间,房间里有酒吧台,客人可以随便点酒,另外一边是小吃,自助形式的,还有一个小桌子摆放着一个生日蛋糕。Letty还请了DJ,租了专业karaoke设备。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40多个客人在场了,大家喝酒聊天,走来走去,好不热闹。40多个人我们一个也不认识。经AR介绍,客人主要是亲戚,AR在学校时的好友,还有邻居和AR儿子的同班同学一家。Letty还邀请了我的另外一个同事,她和老公来得挺晚的。

Letty是个能干的女人,组织这样的一个聚会,相当费心费力 - 设计邮寄邀请卡片,选定聚会地点敲定价格,决定食谱和酒水种类,选定DJ和karaoke设备,选定蛋糕。另外还有一些细节,让我体会到Letty的细心。一进屋,我就看见5个孩子围坐在一张桌子玩,还有一个妇女在照顾他们,组织他们做各种活动。后来聊天才知道,这个妇女是Letty雇来专门照顾孩子的baby sitter保姆,这样他们的爸妈就可以完全放松,享受这次聚会。另外还有一张桌子摆着AR从小到40岁的精选照片。 

Letty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相对来说AR稍微腼腆一些。生小宝之前,Letty问我的baby shower 在哪里 ( baby shower是生孩子之前,朋友们送礼物的一个聚会,通常是在一个女朋友家里举办的),她要参加。我说我没有baby shower。她说“那怎么能行,我给你办一个”。她就真的给我办了一个,准备客人食物,蛋糕,气球,礼物,当天还请了保姆照顾她儿子,费心费力,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她好。曾经在国内非常外向,交朋好友,喜欢吃吃喝喝的我,在美国的这些年,变得越来越腼腆内向,喜欢独处,好像对人情往来越来越不知如何反应了。

Letty在邀请卡上注明,客人请不要送礼物。我们还是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聚会屋子里有一张个小桌子,专门摆放礼物的。客人都来齐了,我发现一共就四份礼物,大家还真是挺实在的。这样的一个聚会,算上酒水食物,每位客人费用可能在$40-50左右,还不算DJ和karaoke设备等等。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得呢? 要看个人感受了。这是一个“value价值”和“price价格”的区别。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对所有人来说是同样的price价格,但是给每个消费者的utility感受和value价值可以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也许我们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和金钱举办这样的生日聚会。但是一个人一生就一个40岁,如果你太爱那个人,觉得这样的聚会是你对他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觉得这样的聚会给家人朋友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好机会,那时间和金钱都就微不足道了。

大家最初都不好意思上去唱karaoke,后来AR的儿子Josh最先打破局面,有声有色地表演开了,声音动听高亢,而且动作很摇滚,很到位。我好惊讶呀,一年多前我们唱karaoke的时候,小子还腼腆着呢,哪有这样的水平。Letty看着儿子表演,在一旁高兴得什么似的。我知道Letty非常喜欢karaoke,家里还买了karaoke机,这在美国人家庭是很少见的。由此可以看到妈妈对儿子的影响。

照片: 聚会的小酒吧,Josh非常投入地表演。

客人很随意,自由走来走去,和熟人聊天。我喜欢这种形式胜过坐下来吃吃喝喝。

参加老板40岁生日聚会,想到中国人在美国社交这件事 

40个客人,我们一个都不认识。我和CX就坐在一张桌子边吃饭,喝酒(我喝饮料),聊天。乐爸提出一个问题,“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可能面临着社会交往方面的挑战。我们的生活圈子很窄,孩子活动总局限在我们小家庭里,可能对她的成长没有积极的影响。毕竟孩子小时候,父母是她的镜子。这方面不是我的长项,你说怎么办?”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legitimate question)。拿我来说,从前在中国时极其外向,朋友们你来我往,每天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来美国10年变成中性稍微偏内的性格(根据性格测试),比如说不愿意去酒吧参加同事聚会,不擅长也不愿意和同事聊家常里短的事,不擅长举办各种聚会等等。但是遇到中国朋友,遇到自己熟悉的环境,表现出来的还是外向性格。主要原因还是语言,生活环境,和文化差异吧。美国的好处就是她的多元化,包容性,不管你是外向还是内向,都可以过得优哉游哉,不会有社会认同的问题。对于自己的社交,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我们一把年纪了,有什么性格就学会欣赏它,觉得不高兴就改变它,不要因为别人的标准,社会的标准给自己徒增烦恼。

对于孩子来说,我觉得,父母还是有那么一些责任来帮助孩子创造一个更宽阔的环境,让她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情。切记一点就是所有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去迎合这个社会的标准,而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一个sensible感性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与人相处的快乐,拥有与人相处的智慧,淡定和从容。 一个“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人,也许内心里空荡荡的。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可能有深邃的思考和原创能力。我相信,有很多途径可以培养一个感性的,快乐的,有智慧的孩子,聚会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

我跟乐爸说,这没有什么的,如果我们觉得有必要为了宝宝做些改变,我们可以去做。有两点: 一是爸妈要自信,能够提升自己;二是要开放思想(open-minded),别人说的和实践的不一定就完全是对的。如果我们觉得好,就去做。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两个字就是“害怕”,最糟糕的四字单词就是F-E-A-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