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大闹天宫(Temper Tantrum)宝宝的16条戒律

(2009-12-01 10:37:35)
标签:

ella

成长路上

乐乐

育儿

分类: 成长路上(2010)

周末小宝把我气个半死。然后我呢,就对小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这两天看一些资料来学习提高。下面总结出一些我觉得比较恰当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来源与Ari Brown的Toddler 411。其它资料上也和这些观点雷同。以后在实践中可能有更多的想法,先记录一下目前的心得。

1) 妈妈一定要控制住个人的情绪。在这本叫做1-2-3 Magic的书中,Thomas医生说大人的通病是“话讲得太多,太感情用事 ( too much talking, too much emotion)”。孩子喜欢跟你斗争,如果你气得大喊大叫,或者垂足顿胸,那的孩子就赢了第一回合。在干预孩子的过程中,你说话越少,反应越小,就越好。一句话,不要被跟孩子的这场斗争给吸进去(suck in),冲昏了头脑。-- 是在说我,收到了。

2) 不要把你的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小小孩子不喜欢也不明白说教。妈妈期望和孩子进行理性的谈话,但是也许你白费功夫了。小小孩子不见得明白道理,但是他们明白后果。如果你的孩子把饭菜往地上扔(比如说我们宝宝),不要气得死去活来,不要给一个保持环境卫生的讲座。只需要心情平静地把她从厨房送走,事先讲明如果出现这样的行为,今晚的饭就没了。如果孩子太小,在体会东西扔下高椅子的感觉,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做一个好的榜样。即使你有一万个理由认为是孩子气死你了,也不要喊叫。如果你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表现的很镇定,你的孩子会观察模仿。 - 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在做一个好的榜这条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4) 不要大喊大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你说话声音的大小,而是你说话的语调和方式在起作用。- 惭愧呀。

5) 集中在行为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切记告诉你的宝宝某种行为是不好的。千万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讨厌。你怎么这么糟糕。” 很惭愧呀

6) 不要跟孩子讨价还价,给孩子虚假的保证。“孩子,如果你今天好好表现,妈妈就给你买你想要的那个玩具。”这种诱惑只能使每一个好行为都标上一个价码。

7) 早准备,多预防。小孩子困的时候,饿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每次出门尽量时间短一点。如果孩子每次看见比如说刀子或者厕所清洗剂之类的危险东西都想要,不给就躺在地上打滚,那就把这些东西藏起来。有备无患就是这个意思。

8) 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而在原则问题上退缩。我们都不喜欢冲突,但是觉不能为了避免孩子在超市大闹就放弃了你的原则。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可以买她想要的那种广告里常见的糖果,就坚持你的要求。将来,你会高兴你曾经坚持了很多原则。

9) 准备冲突的到来。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你可以预见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下,一定会发生冲突,最常见的就是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比如说离开游乐场,比如说放下玩具去吃饭。事先给孩子提几个醒,“宝宝,还有10分钟,我们就吃饭了。”

10) 预见孩子寻求关注的行为,提早准备。是的,当你做饭,打电话,注意力不在宝宝身上的时候,小天使可能想办法获得你的注意力,哭闹可能是一种办法。可以事先给她准备一些活动,玩具,书,加餐等等。

11) 马上采取行动。不要等待你认为适当的时候再给孩子纪律教育。她大闹五分钟以后,就会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事情。如果孩子在超市大闹天宫,先用怀柔政策来缓兵,等到家里再time out可能就没有强化纪律的效果了。

12) 不要天天把“不可以”挂在嘴边上。说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13) 降低你对孩子的要求和标准。很多妈妈因为要求太高所以沮丧。降低点要求,你会有很多惊喜。

14)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沉浸在恼怒之中。用一个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到底孩子发脾气是为什么。如果纯粹是temper tantrum,可以给孩子Time out。如果是其它微妙的心理原因,还要好好观察。据说Time out是一个好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孩子自己去一个没人的屋子反思。当然孩子可能在time out时还是满地打滚,就让她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哭大闹好了,失去了你的注意力是让她很难忍受的事情。另外孩子可能有一些微妙情感变化,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就大哭大闹,就要爸妈细心观察了。

15) 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好行为,多多表扬和鼓励。

16)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永远要提醒你的孩子你爱她。在斗争结束的时候,不要忘了提醒孩子,你爱她。你之所以不允许孩子作一些事情,是源于你对她的爱。“我爱你”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句话。就像豆豆的,“孩子哭泣和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此时你向他传递你的爱能达到最佳效果。当你留在他的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他情绪最糟时你仍对他表示关切,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跟乐乐爸讲我的心得时,他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成,全是我错了。乐乐爸爸说,关爱为主,纪律跟上。

 

我自己有幸碰到好父母,一直都很感激他们给我的一切。我下面写的事情绝没有不满的意思,只是回顾一下自己的行为,来试图理解小宝的行为。我小时候挨打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家常便饭,因为自己实在是太作人了,换了哪个父母都受不了,所以从小就不是乖巧的孩子。记得小宝1岁体检时,医生说小宝是个聪明而固执的孩子,难道她火眼金睛,还是信口雌黄。我还是相信先天和后天对孩子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努力吧。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在菜市场看到西瓜一定要买(不好意思,这件事跟乐乐姥姥姥爷不知提过多少次了,又拿出来说),那时西瓜刚刚上市,爸妈不同意,然后我就嚎啕大哭,爸妈就威胁我他们要走了,我哭得更厉害,他们真的走了,我撕心裂肺地哭,一个好心阿姨以为我跟爸妈走散了,就把我送到菜市场派出所了,派出所叔叔说广播不好使,得等一等才能广播。正在这时,爸爸怒气冲冲地进来了,说这孩子是我的,就把我领走了,回家以后被狠狠的打了一顿,结果是我两周不跟爸妈说话。我想我的要求是无理的,就该让我哭个够,等哭完了就结束了,哪怕是在大庭广众下哭,也没什么的,让孩子哭完,打完滚,安静下来,再抱起来说“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西瓜吃不上。妈妈也不高兴,不高兴,因为你吃不上西瓜。但是妈妈爱你。我们回家吧”。不知道当时对我这种倔脾气的会不会好使。但是父母情绪一旦也失控,就是几个星期的斗争和一辈子日积月累的影响。

还有一次,我说我要上街,爸妈说不行。我马上气得就说要自己走了,爸妈说,那好吧,咱们出去吧。我生气了,为什么刚才不行,现在又行了,就自己气鼓鼓的走了(话外音 - 多难弄的孩子,气性好大呀。好在学习工作从未让爸妈管过,就算撤平了吧。)其实我能去哪里呀,在外面走了半个小时就回家了。没想到爸爸一直在后面跟踪我,怕出事,回到家以后,我的情绪已经稳定了,爸妈却气得在公共走廊里把我胖揍一通。碰到这样的孩子我也不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千万别动气,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或者冷处理,或者time out,以后适当的机会讲道理教育一下。如果道理讲不清楚,就time out,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 失去父母的注意力,自己一个人反省,这对小孩子是一个很要命的结果。

另外两次,我觉得我也是合理要求,只是表达方式完全不对。一次是放假,我在家里闷的发疯,就哭哭唧唧说,“我没意思,我没意思”,后来演变成跟着妈妈闹,不知为什么后来也演变成了很大一场斗争。还有一次妈妈在做饭,忙得焦头烂额,我一直跟着她屁股后面磨唧“你为什么不给我留家庭作业。我没事干了。人家xx的妈妈都给她留家庭作业,还把她的书都包上书皮了。”妈妈可能说等做完饭再说,我就不干了,开始抱怨没有家庭作业可做,后来也不记得为什么发展成大的冲突。我写这些,乐乐姥姥可能说我瞎编,但是我的确是有印象的。

还有一次是小孩子微妙的心理,现在都觉得好笑。有一次上街,妈妈在给自己布料做挑旗袍,是红色的。那时候人都很朴素,我心理特别不痛快,潜意识里觉得妈妈臭美 - 红色的旗袍! 当时上街的人除了爸妈可能还有亲戚,我一直哭闹,因为大庭广众之下,一直有人哄我,但是我的心结没有解开,就哭闹了一路,还表现出是因为别的原因。你说小孩是不是很不按照常理出牌。这种小心思谁能猜出来呀。这种情况可能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关注和对孩子的了解。

上了小学以后我就好多了。后来哭闹基本全是因为考试没有考第一,哭得死去活来(从小就是个爱哭的主)。有了这种劲头,所以就经常考第一第二。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容易解读成是孩子上进,不乏是件好事情。其实这样的孩子挫折感太差,遇到问题情绪波动大,不理解人生的苦和意义,不明白该放手时就放手(let go),不太宽容。妈妈曾经引导我,开导我。但那个时候大家的视野都是有限的,好像一切都是围绕着考试升学来进行的。

罗哩罗嗦的,又把自己的老底翻出来了。没有别的,自己反思的过程。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就知道为什么有今天的自己了。以后小宝出类似的状况,我们真得想好对策呀。关键的一点是学会从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理解世界。这点,I have a long way to g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