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知人善任”中的“知人”
(2009-07-15 02:50:28)
标签:
ella乐乐第九个月妈妈随笔知人善任育儿 |
分类: 妈妈随笔 |
上周老板跟我说,我的年终评级是exceptional performance。我问是什么原因从SP升到EP呢?他说我一直是EP,只是。。。
工作这7年,干了不少活,学了不少知识,跑了不少地方,弯路也不少走。走弯路跟“知人善任”有点关系,主要是“知人”。我们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社会的人。我们都无法逃避每天要面对很多人,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个事实。跟人打交道就会感到快乐,满足,启发,也会感到痛苦,烦恼,挫折。一个人自己的成功要相对简单 - 有目标方向,肯吃苦学习,善于管理时间,学习工作成绩好。但是在一个群体中成功就需要更大的智慧。
有三种力量可以帮助人成长: 一是书本知识的力量,二是良师益友的力量,三是个人生活实践的力量。我们这一辈人从小到大都是全力以赴在学习书本知识,大体都只是重视第一种力量的培养。与人相处的智慧和习惯可能大多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另外不多的父母鼓励培养孩子早早进行生活实践。其实良师益友和生活实践经常是塑造一个人生活轨迹的主要力量,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容易被忽视。
如果要“知人”,首先得做一个善解人意,体察秋毫的人(sensible,最近变成我们最喜欢的词)。这样,我们才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才了解事情发生的根源。
如果要“知人”,还得做一个善于分析的人。摆在桌面上的东西经常不是真的,那么桌子底下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习惯在思维上挑战我们的课本里说的话,父母说的话,领导说的话,报纸上说的话,用人之常情(common sense)来分析一下这些言论是否合情合理?
如果要“知人”,还得去实践。从小不要只是生活在象牙塔上,而是去打工,去旅行,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还记得老一辈说的话吗,“别人少惹,别人的事少管。”其实呀,老一辈,我们早晚得“惹”别人,早晚得“管”别人的事。与其等到自己30多岁,一把年纪,还不如让痛苦挫折来的早些,像暴风雨一样来得更猛烈些。
如果要“知人”,还得懂得放弃(let it go)。如果自己受伤了,失败了,就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行。
总而言之,如果遇到一个不值得交往共事的人,就痛下决心,分道扬镳,寻找真正的良师益友。谈恋爱如此,工作也是如此,不要把自己的青春耗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和一些没有意义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