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新天地,记忆和时尚的交汇处

(2010-07-13 00:05:13)
标签:

新天地

石库门

外国人

弄堂

巷间

上海

旅游

分类: 风情世界

http://s9/middle/5d498e9dg8b32a65addc8&690&690

 

http://s16/middle/5d498e9dg8b32a5dcaecf&690&690
上海新天地是2001年后才被人熟知的地方。也是小资,老外,赶时髦的人们去凑热闹的地方。头一回去,是我在2004回国期间,我的高中同学带我去的。当时看着这漂亮的时尚地段,说不出它是否带给我一些往昔的记忆,尽管细看那些老房子改造后的酒吧,餐馆依旧带有陈年积久的上海老味道。记得,我们当时去了一家西餐店,点了三明治,薯条和饮料,价格为250元人民币。我算计着这些简单食物在英国的价格,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我是上海人,从小住在奶奶家的石库门房和亭子间,也一直居住外婆家的上海老弄堂。这些老房子的街里巷间,是一个非常平民百姓生活化的地方,那时随处可见晾晒着的衣服裤衩,居民在弄堂内生炉子,邻居大妈间闲来无事,串门闲聊。夏季里,每家门口前,放上几张竹凳子。小孩子们下午爱吃雪糕,添完后,便去洗澡,那时每天下午的洗澡好似一个大工程,谁谁谁先洗,接着是谁,再是谁,开水要一壶又一壶的烧,洗完后小孩子便被大人抱到竹椅上,坐成一排,拖鞋则被大人拿走了。。。有时,夏季缺水,我坐在竹凳上,眼盯着水龙头,它一滴一滴十分吝啬地往下滴水,但大人们都很习惯这样的简陋生活,很有耐心的一边洗衣服一边和邻居闲聊。

 

这些是我印象中的上海老味道。但新天地是一个高档的地方,青砖包围的旧缝中蕴藏着以往老上海的风情岁月?漫步新天地,各个餐饮酒店画廊内的装饰确实能勾起上海人对往昔生活的点滴回忆,多多少少,这里的一切都换成了优雅和时尚。让人看着有些心慌意乱。

 

http://s2/middle/5d498e9dg8b32b2652bf1&690&690
http://s2/middle/5d498e9dg8b32aef2ef61&690&690
http://s2/middle/5d498e9dgd6ffaafa0411&690&690
http://s3/middle/5d498e9dgd6ffa9566752&690&690
http://s16/middle/5d498e9dg8b32a8208f9f&690&690
http://s12/middle/5d498e9dg8b32abf5445b&690&690

http://s15/middle/5d498e9dgd6ffb00b03de&690&690
kochany对新天地则是一见钟情。尤其见到上海石库门房的居住和介绍后,忍不住的跟我说,他喜欢这里。我看着前来此消费的,一大半都是外国人。恍惚之间,好像自己是游走在荷兰的某条小巷,两边是露天摆设的餐饮桌椅,供悠闲的人们来消费。我说:天呢,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欧洲城。

 

我想许多外国人喜欢这里,是因为石库门的房子本身就有外来建筑痕迹的缘故。他们让老外一见钟情,似曾相识。翻阅历史,19世纪中叶,上海被西方列强占领,而江浙一带的富商由于躲避太平天国运动,来到当时西方人庇护下的上海。他们借机,设计了中西合璧,外墙为欧式联排房,内部保留天井,客房,等江南民居特色的建筑。这些混杂着中西文化,和建筑的元素的石库门房因此而传承了下来。

 

kochany说,他见到的上海过于奢华,而这些奢华太多太过了,似乎不真实,让人感觉冰冷,无法接近。新天地让他第一眼感到了属于上海的当地文化。我想想,这也许是他喜欢豫园,田子坊,衡山路的原因吧。这些地方都保留了上海以往的足迹,不管是否被商业化,海派文化的氛围在那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

http://s10/middle/5d498e9dg8b32b35c1259&690&690
http://s13/middle/5d498e9dg7451ded820fc&690&690

 

回头再想想,这些洋房,酒吧,或是形容它小资,海派文化,都是历史赋予上海的,独一无二,与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样的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