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为POSE与抓拍

(2014-01-26 17:47:33)
标签:

杂谈

“洁癖” 当你准备摁下快门“射击”时,却惊动了你的“目标”,“目标”随机做出了或本能或刻意的回应,这时,你是继续拍下去还是选择停下来?如果你停下来,那么,恭喜你,你与摄影大师布列松一样有抓拍“洁癖”。

关于布列松的抓拍“洁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1958年,布列松在北京某工地想抓拍抱着黄瓜的战士,察觉此事的战士配合地朝镜头笑了笑,布列松却立刻收起相机,摇头表示遗憾。在布列松的摄影理念里,只有对拍摄对象零干扰的抓拍,才是真正的记录。无论是巴黎小巷怀抱酒瓶的小男孩,还是上海街头排队挤兑的人群,都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被“捕捉”的。

http://s7/mw690/001HUH5pgy6G5VgShWmd6
自有后来人 张宇航 
http://s15/mw690/001HUH5pgy6G5Vj4xS6ce
回眸 金晓飞 
http://s11/mw690/001HUH5pgy6G5VmnK3g4a
瞧这丫头 蔡培毅 

点评:你在摆POSE,别人在看你,这三张照片应该说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自我摆造型情况。广场上学习轮滑的父女或者师生,铁道边拍美照的俏丫头,家里沙发上同时敬军礼的爷孙,几乎均不是为这台相机而摆布,但是有心的摄影人捕捉了这种非为自己的造型瞬间。值得一提的是,三张照片都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大与小、洋与土、老与少、立与横、动与静,让画面传达出丰富有趣的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瞧这丫头》中的女子虽然是在刻意在对着一个镜头摆POSE,但因为褴褛木然的男子无意闯进镜头,画面顿时趣味横生,耐人寻味。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很苛刻甚至变态,但正是这样近乎变态的要求,才让布列松完成了无数真实瞬间的完美捕捉,创造出无数不做作不扭捏不刻意不尴尬的经典佳作。“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别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实”,布列松如是说。

当然,也许现在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达不到布列松的那种境界,达不到他的那种冷静与克制。可能一副婀娜多姿的身段就吸引了你,几张天真稚气的笑脸就融化了你,一双饱经沧桑的面孔就打动了你,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你满足于此止步于此的理由。

http://s1/mw690/001HUH5pgy6G5VNoaxGc0
有梦有幸福 王晋 

点评:这是一张很不错的环境肖像,但最是那一抬头的目光,出卖了摄影师的介入,破坏了原本自然真实的氛围。面对侵入的镜头,拉砖工自然地摆出了一副开心卖力拉车的样子。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也不愿意在镜头前降低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如果一群笑靥如花的孩子摆好姿势渴望你帮他们拍出好看的照片,那就摁下快门吧;如果一群朋友剪刀手凌空步等你把他们拍得高酷帅,那就摁下快门吧;如果偏远山区的老乡,难得照上一回相,那就摁下快门吧。但是,你自己必须要知道这样的照片与真正的摄影之间的区别与差距。

http://s7/mw690/001HUH5pgy6G5VwmOnse6
新嫁 吴婷 

点评:按照红盖头只有新郎才有资格掀开的中国传统婚俗,这张新娘子手扶盖头欲拉又止的照片极可能是一张面对镜头的POSE照,只是这种做了压暗四角处理的人为POSE造就了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创意特写。画面中新娘子双手的动作,让画面增添了动感与活力  

“踮起脚尖,小心靠近——哪怕目标是一个静物……还要有天鹅绒般光滑的手,老鹰一样的眼睛——这是我们(摄影师)应该有的全部”,现实场面的即时抓拍,考验摄影者的现场观察力、视觉预判力、快速反应力等各项能力。要在被“猎物”察觉之前,快速出击。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出击的速度太慢了,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着急,没有花时间融入到现场环境,没有让拍摄对象熟悉你到忽略你的状态,没有耐心去等到那个所谓的决定性瞬间。说白了,还是我们对自己不够狠,要求不够高。

http://s11/mw690/001HUH5pgy6G5VTw3eW3a
别动 王荣华 

点评:这是最具街头抓拍范儿的一幅照片了。其中人物面部、眼神、动作、衣着、道具,各种元素要点都恰到好处地汇聚在一起,组成一张生趣盎然的街拍佳作。更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个摄影者的造型瞬间,骑马蹲裆式,手拿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睁一眼闭一眼准备拍摄别人,不成想自己的摄影师POSE竟被别人摄取了去。

不过好在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些曾经没有拍好的瞬间,在以后还会重复出现,只是地点、情景、具体主角有所区别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摄影并不是什么遗憾的艺术,而是可以定格完美瞬间的艺术。摄影师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和迅速出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