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婕 冯欣/文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之东,面积88平方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磨山是东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示范点”。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
浩瀚壮阔的湖面上涟漪潋滟,如天宫降下的一只羊脂玉盘。远处的磨山,逶迤六峰,依山傍水,仿佛一串碧珠,在玉盘中熠熠生辉。春樱秋桂、夏荷冬梅,磨山四季花开不断,荆风楚韵,朱碑耸翠,历史建筑比比皆是。
初夏时节,武汉的天气如孩儿脸一般,阴晴不定,冷热随意。只有带着相机,走进东湖磨山,你才能清晰的体会到季节的变换。行至梅园,支起三脚架,此时满园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红墙灰瓦、小桥流水掩映其中。细心的话,或许还会有意外的惊喜,颗颗青梅,捉迷藏似的躲在叶片之下。浩淼湖面上,鸟飞鱼跃,随着快门的咔嚓声,心情也如阳光一般和煦,微风拂面,彷佛还能闻到一丝梅香。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磨山,摄影者的“春天”要来得早一些。当万物经历严寒洗礼时,东湖磨山的梅花,凌寒而放,飘香四溢的腊梅,暗香浮动的梅花,老树发新花的古梅(腊梅、梅花、古梅,确有不同之处吗?还是为排比而排比?请核实),都是冬日里一抹亮丽的色彩。收起心情,我期待着冬日里踏雪寻梅的再访。
走出梅园,荷塘中初生的荷叶,稀稀疏疏地立出水面,蜿蜒曲折的水榭长廊延伸向湖心之亭。悄悄地靠近,轻轻地按下快门,好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不难想象,这满塘荷花盛开之时,在高天流云映衬下,伴随着微微的夏风,漫步流连其中,是怎样的一份清幽。走进荷花资源圃,摆放有序的大缸及布局整齐的品种池塘里,已有不少荷花清新开放,五月的荷花不似盛夏的妖娆,没有秋天的坚韧,却美在青春,娇羞而柔媚,这景色是素雅的,这景致让人心若芝兰。放下手中相机,在林荫下小憩,一缕淡淡荷香,一抹葱茏绿意,恬静之间,为精神和内心留一隙空灵。
磨山的南麓是花的世界,而在山北却是另一种特色。走出穿山的涵洞,眼前豁然开阔,仿佛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两千多年前,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楚文化游览区,在东湖这颗明珠掩映下,更展示出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楚城、楚市、凤标、楚才园等楚文化建筑背依着跌宕起伏的山势,面朝着碧波荡漾的湖水,次第展开。山之雅、水之灵、楚之魂在这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展现了无穷的魅力。穿过气势雄伟的楚城门,走过热闹繁华的楚市,黄墙黑瓦、红漆门柱、青石小道,俨然一派楚地风貌。登上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俯视东湖,千帆过境;曲堤凌波,杉屏落霞;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末了,携夕阳泛舟于东湖之上,遥望远处那欲落湖底的红日,细听和风戏浪宛柔之音。此时,就随舟摇曳吧,不必再拍了,因为我就在这美轮美奂的照片之中。
交通:乘坐401、402、413、515、643路公交到磨山站下车即可。
食宿:磨山附近有多家星级宾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既可远眺磨山,又能近观东湖。
拍摄建议:建议使用数码单反相机配一支广角镜头和一支长焦镜头,使用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拍摄时,三脚架和快门线是必不可少的附件。拍摄樱花、梅花、荷花时,除了常规器材之外,可通过加装多种滤色镜片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柔焦镜、十字镜、三棱镜、多影镜、魔幻镜等。也可尝试无反相机中的各种程序滤镜模式。充分发挥想象力,使用相机中多次曝光功能来拍摄可让画面更具有神秘感。
http://s2/mw690/5d486bcbg7cc1c1629771&690
《夜樱》 冯欣 摄
http://s11/mw690/5d486bcbgdf918fc8e28a&690
《夏之舞》 梅涛 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