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群
(此文刊登于《中国摄影报》3月19日6版)
佳能EF 8-15mm F4 L USM FISHEYE ZOOM LENS(以下简称佳能EF
8-15mm
F1.4)世界上第一款可变焦的鱼眼镜头,拥有F4恒定光圈,装备了奢侈的UD光学镜片,涵盖圆形鱼眼和对角线鱼眼镜头两种视角。根据官方数据,该镜头的镜片结构是11组14片,7片圆形光圈叶片,最小光圈F22,最近对焦距离约0.15米,在远摄端最大成像倍率约0.39倍。镜身直径约78mm,长度约83mm。手中这支EF
8-15mm F1.4鱼眼镜头编号为8521003323,标准重量约540克,一斤多的份量与不带手柄的EOS 5D Mark
Ⅲ搭配很合适。变焦与对焦环阻尼适中,松紧适度,操控感很好。该镜头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在拍摄中可以随时修正对焦精度的不足。1m以上距离即可无限远对焦是鱼眼镜头的特征之一,超焦距清晰的广角特征在这支镜头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成像锐利的令人惊讶。
除了USM镜头本身必须有的AF/MF对焦转换开关外,这支镜头还有一个LIMIT变焦限位开关。如果使用非全画幅的APS-C相机,按下这个开关后再转动变焦环就只能旋转到10mm的焦距刻度上,锁定没有黑角的拍摄范围。按照以往的拍摄经验,8mm圆形鱼眼焦段确实没有15mm对角线鱼眼焦段用得多。镜身还有H和C标记,分别对应APS-H与APS-C两种画幅的相机无黑角警示标识。也就是说,佳能EF
8-15mm F1.4鱼眼镜头可以适合目前所有画幅的佳能相机,这也为拥有不同画幅的多机身摄影师提供了方便。手头正好有一台淘汰的EOS
20D机身,顺手装上这支镜头,接近10mm时黑角全部消失,换算下焦距折合16mm,正好符合APS-C画幅尺寸1.6的倍率,对角线鱼眼拍摄效果与全画幅相机相同。
轻轻转动变焦环,观察EOS 5D Mark
Ⅲ取景器内黑角大小的变化,当转动到14mm时,黑角基本完全消失。为了避免可能出现不完整的四周暗角,个人建议这支镜头还是尽可能使用8mm或15mm两个焦距端。尽管对角线鱼眼是最受欢迎,但圆形鱼眼镜头美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在实际拍摄中慢慢细心体会,这也是EF
8-15mm F1.4可变焦鱼眼带给我的新奇感受。
摘下大大的封套式专用镜头盖(LENS CAP 8-15
ABS工程塑料)发现,那个卡环式花瓣形遮光罩带有锁钮还可以拆下,而以往鱼眼镜头的遮光罩可都是固定的。如果拍摄时避免为遮光罩不时闯入画面而分神,可以把遮光罩和镜头盖连体拆下放进摄影包,拍完再一起扣上,不过这么操作要十分小心,随刻关注前镜片的“镜身安全”,尤其是贴近拍摄时。镜头凸起的前镜片是鱼眼镜头的特性,在设计上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应用了全新的防污氟镀膜,说明书上声称只用干布就可以轻松擦去指纹污垢,但个人认为擦镜头只能是偶尔为之,主动擦拭次数越多,对镀膜的损伤就越大。镜头后卡口端预留内置滤镜片插槽,说明书上说是为了方便摄影师使用各种明胶滤镜以改善拍摄效果。个人认为数码时代这个设计似乎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并没有亲眼见过谁真的去使用这个滤镜。
鱼眼是一种特殊的广角,视角涵盖范围极广,视角越大拍进画面的杂物越多,所以需要躲避树枝、灯杆、碍事的地下杂物并严谨构图,反复确认画面边缘后再拍。特别是8mm焦段,很容易将自己的脚、三脚架脚管或拍摄者身体拍入画面,拍摄要特别小心。另外鱼眼镜头景深极大,小光圈下逆光拍摄时之前务必要保持前镜片干净通透,避免灰尘污垢影响成像。这支镜头全逆光拍摄几乎没有鬼影是让我没想到的,可能是SWC亚波长结构镀膜的功劳,也足以证明这支镜头在设计上的优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