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亡计算器”往死忽悠你

(2009-08-31 03:25:27)
标签:

死亡计算器

杂谈

    最近网上流行语家族又添新丁—“死亡预测”,此语的流行赖于美国最近面世的“死亡计算器”。据美国媒体26日报道,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创建了一个叫“死亡风险评估”的网站,网站上推出了一种能预测死亡的“死亡计算器”,只要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出生日期、性别、所在的地域、人种等信息,计算器就能预测出你死亡的几率、死亡的原因及时间。专家也出来为“死亡计算器”当托,说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生命正常消失的轨迹是有章可循的,汇总大量的数据就可采集到共性的东西”。医学界也为其捧场说:“不乏一定的参考性,因为性别、年龄、人种、地域、健康状况和死亡几率有成因关系”。民调机构说其“准确性在81%以上”。媒体还活灵活现地报道说,一大学生测出自己的寿命仅为28岁,于是他情绪低落学业荒废,酗酒度日难以自拔。一位初中学生测出她60岁的奶奶最多还能活3年,精神近乎崩溃,弃学在家终日守候奶奶。一房地产商测出自己生命“以周计算”,于是,罄尽家产热心慈善事业。

“死亡计算器”有如此神奇功能令我半信半疑,信之因为科学飞速发展,几乎“无事不知,无事不为”。疑之因为生命是一个感性的东西,古今中外都认为“生死难测”,一个巴掌大的计算器就能把这个旷世难题搞定,岂非怪哉。输入性别、年龄、籍贯这些简单信息就可得知死亡确切时间,简直是“瞎子算命”。

我忙在网上搜寻“死亡计算器”软件下载的中文版,输入相关信息,得出我的死亡几率为4%,哈哈,黄泉路离我远矣!我又替朋友测算了一下,结果令人眩晕,他最多能活7年。年龄相仿,履历无异,为何“死期”如此悬殊,问题就出在输入的信息上,比如是否吸烟,体重标准值,步行若干社区是否疲惫,健忘程度,身患疾病时间及病种等等。此番问答不亚于一张身体健康调查表,有如此众多的健康信息,何须劳驾“死亡计算器”,自己都能对生命“估分”。

    经过此番测试,尽管操作粗糙,我还是得出如下结论:“死亡计算器”仅仅是一部游戏机,只是它没有为你增添乐趣反倒平添忧伤。“生命出局”不外乎正常意外两例,“正常”何须预测,“意外”想测也测不出来,以此评说“死亡计算器”无聊荒唐似乎不足为过吧。不论科学如何发展,人类都无法准确把握生命的长度,只能在生命的厚度宽度上下功夫,努力锻造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虚此生,有所建树,就死而无憾。千万别让“死亡计算器”之类的东西所蛊惑,误入“歧途”虚掷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