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大桥坍塌三问

(2009-05-20 02:38:29)
标签:

株洲大桥坍塌

杂谈

年方十四,尚属“未成年”的株洲市红旗路高架桥,517日轰然坠地,以91627辆机动车损废的惨剧完成了它的“使命”。事发至今,除了国家安监局粱副局长一句“救援方案符合现场实际”的肯定语外,网上网下是一片质问或谴责声,都认为这场重大事故不是飞来的横祸,而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笔者纵览媒体的叙事过程,也不禁要发出三问。

据株洲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称:此次重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查看新闻发布会现场录像得知,发布人先称死亡10人,旋即改为9人,不知是口误还是另有隐情。须知死亡9人与10人之间是一道界定事故级别的重要门槛。坊间对死亡数字一直存有质疑,伤亡人数竟低于事故损废机动车驾驶员的总数,连一车一人都摊不上,至少有5位以上驾驶员成功逃生,乘客更无从算起。面对死亡数字的质疑,株洲市政府迟迟不能“以正视听”,死亡者名单至今尚未公布,岂不是贻人口实,催人联想。是否会因为死亡名单一经公布,丧属对号入座,若“榜上无名”政府堪以交代?

在株洲市政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掷地有声地宣布,已对12位事故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当场就有记者追问,为何不公布被强制者名单。发言人竟称暂时不便。笔者认为,12位被强制者的名单必须及时悉数公布,让广大群众了解,究竟有哪些部门单位与此事故相关并负有责任,是否有挂小漏大之虞,总不会把现场作业的班组长也“强制”起来吧。被强制者名单不便公布,无疑是在为相关责任人留条退路。9位市民的生路都被“断“掉,还有功夫去考虑相关责任人的退路,令人心寒骨凉。

事发后的第二天,株洲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就宣称“根据专家鉴定,坍塌桥面不会再扩大”,面对这一信息,笔者绞尽脑汁不得其要领。已坍塌的桥面肯定不会再扩大,尚未坍塌的桥面不会再扩大想说明什么问题?是否想证明,2750米长的高架桥仅有200多米处坍塌,大桥总体质量与“豆腐渣”无缘。言及此不禁又要问,515日试爆后,为何不请专家对待爆桥段的安全状况进行检验测试。在事故已出,现场实施三道封锁后,请专家对坍塌后的大桥做出“坍塌桥面不会再扩大”的鉴定,这不是正宗的马后炮吗?再一则,“大桥试爆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封锁桥面,禁止车辆通行”。读此消息,我不禁一哂半晌,两公里多长的桥身已被拦腰炸断数十米,车辆想通行只有靠“螺旋桨”帮忙了。

一场突发性重大事故把株洲市政府的处突能力拷问得如此淋漓尽致,令人始料不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