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想和王福奎离婚》片段
(2013-09-09 09:54:04)
标签:
母亲离婚家庭平淡日子文化 |
分类: 小说 |
二姨认为母亲不幸福的根源是她自己没有主见,而不是别人的什么影响。我不知道这是二姨的臆断,还是母亲跟二姨说的,这一点,二姨不对我解释,我也不想向二姨多问。在我看来,母亲和父亲的生活应该是很幸福的了,别人家过日子,还常常传出打闹、甚至丢锅摔碗的声音,我们家却从未出现过。母亲和父亲一生相敬如宾,就是在家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从没见他们在我和妹妹的面前红脸争吵过,更不要说打架、丢锅摔碗了。二姨说,恰恰是你父亲母亲的相敬如宾,波澜不惊的日子才让母亲感觉到不幸福。二姨的观点让我大吃一惊,想不到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二姨,居然会有这种偏激超前的想法。二姨也承认,我母亲虽然过得并不是很幸福,但她是没有理由要和我父亲离婚的,她那么一个没多少主见的人,如果不是碰到我父亲这样的好男人,她就会更加过得不幸福。在二姨看来,母亲不会和父亲离婚,甚至连想都不会去想,二姨说我母亲自己也知道,离了我父亲,她不会再找到一个像父亲那样对她好、肯照顾她、会照顾她的男人。
二姨一方面认为母亲过得不幸福,一方面又认为母亲很爱父亲,父亲也很爱母亲。这种自相矛盾的叙述让我如坠雾中,但我不得不承认,二姨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母亲和父亲的家庭生活太平淡了,平淡得几乎波澜不惊,没有起伏的争吵,没有跌宕的打闹,没有潮涨潮落的分合考验。在我们儿女面前扮演着父母角色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更像两个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相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热情地互相拥抱,客气地打着招呼,友好地互相问候,真诚地共进晚餐。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他们的这种平淡生活似乎过得有点邪乎,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母亲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教学上也是一把好手。在学校教书的时候,除了体育,所有的学科,母亲都涉足过。母亲歌唱得好、琴弹得好,但却很少上台去表演过,每次县里搞什么演出,学校希望母亲能代表校方出一个节目,都被母亲想方设法推掉了,也有实在推不掉的。然而母亲在台上的表演却差强人意,远不如她在讲台上的表演精彩。二姨说我母亲就是一只见不得世面的翠翠鸟(一种很害羞的小鸟),只能躲在树丛中歌唱,不敢飞到丛林外来表演。有一年,学校想提拔母亲做教导主任,母亲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问母亲的想法,母亲说她倒是想做,又怕做不好。父亲对母亲说,怕做不好就不做了,做了反而增加心理压力,把工作和生活弄得一团糟。听了父亲的话,母亲后来就放弃了这次有望得到提拔的机会。父亲去世后,母亲告诉我,她是很想担当起教导主任的这份工作,但那时她心中没底,很希望得到我父亲的鼓励,然而我父亲却错解了母亲的意思,鼓励的话不但不说,还给出了让母亲放弃教导主任职责的理由。
慢慢回想着母亲在生时的一些事,就逐渐明白了二姨所说的母亲活在父亲阴影下的道理了。父亲虽然与母亲相敬如宾,但他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气场,无意间就罩住了母亲的思想和灵魂,让母亲找到了依附的感觉,从而就放弃了自己的着落点。在二姨看来,女人不能太过多地依赖男人生活,太过多地依赖男人,就慢慢会演变成男人的附属物,就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和品格。二姨说,你母亲的不幸是她活着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的主心骨,临死的时候才突然找到问题的症结,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假设母亲临终前的话真如二姨推测的这样,那我就真的为母亲感到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