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同天
(2013-05-14 09:04:27)
标签:
毛南族风情风俗葬礼仪式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天,这样一个悬浮在世人心底的宇宙,无数次在贵州毛南族的葬礼上闪烁出其辽阔的胸襟。毛南族在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上,除了活动仪式,还有一些物质的概念,而很多仪式,都是相跟着这些物质的概念来开展的。比如赶场,就是为了给逝者开创一个集市;比如铲盐巴,就是为了让逝者到阴间后同样也有盐吃;比如造天,就是要给逝者送上一片天地,让逝者尊严地走完最后的人生路。
在贵州毛南人看来,人和天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千丝万缕就像是人的躯体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有天罩着,人就是活着的,就有思想意识,就可以指挥自己的双脚去走南闯北。而这个原因,也促使毛南人对天空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敬。毛南人相信,人的躯体死了,但人的灵魂是活着的,原来罩着躯体的那一片天,已经不能再罩着逝者的灵魂了,得赶快给逝者造一片天,造一片能罩着灵魂的天,罩住灵魂,让灵魂安歇。在毛南人的心中,天不是一个固定的物体,而是一个概念,就像是一把火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人的手脚一样,同样地,给逝者营造一个自然空间,让逝者在阴间也享受在阳间所享受的一切。逝者得到了“天”的眷顾,灵魂也就获得了光明和温暖。
天是毛南人的一种寄托,寄托着毛南族同胞对人生的一种想象,也寄托着他们一贯的固执和坚守。在造天的寓意里,很多无法对生者敞开的思想,在造出的“天”的概念中,把想象和人生最高境界的寓意安顿进去。人死后,灵魂是活着的,活着的灵魂才会配得上那五彩斑斓的天。而在那个天下,很多生前还来不及实现的愿望,很多生前得不到享受的东西,都能够得到实现。
毛南人“造天”都是在堂漂(鬼师)的指挥下完成的,不管男女,只要落气(死亡)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造天。人死后,通过整容,更衣,铺垫床板,入敛,盖棺,最后将选好的天盖在棺材上端,意思是,不准见房梁,将阴间的天和人间的天相隔开来,“天”即是隔断阳间和阴间的的一张纸。这张纸在毛南人的这里,不光是寓意化和精神化,还被心灵手巧的匠人雕琢得很艺术化。
毛南人为逝者造的天分为三层:第一层叫做“天星落果”,天星落果最中央有个太极图,阳的表示太阳,阴的表示月亮,边缘有些图案表示天星;第二层的图案表示云彩,云彩分为大云小云,第二层表示小云,即云套山;第三层表示大乌云,边缘有皱褶,即天脚,毛南语叫做“万店档”,是专门用来观测天色的,用现在的话说即预测天气预报。天脚是用白纸打成马的字样的小纸条,小条纸中间写有悼念和祝福亡灵的诗,这些诗有的是对亡灵表示哀悼,有的则是一些祝福的诗句,表示亡人骑着天马升天了,活着的人应该为他(她)祝福,也应该为他(她)高兴。庆门是天堂的大门,庆门中间画有琉璃瓦等装饰设备,两边有梅花鹿,虎豹等动物,表示天堂是美好的,阴间与阳间一样,有着各种动植物的自然界,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脱离人间的劳碌,到上天去享受另一种新的生活。
造天结束后,围绕着逝者进行的追悼仪式都在“天”里进行,装殓逝者的棺材被罩在天内,就多了一层神秘感。在逝者未被送上山安葬前,在“天”里主持追悼仪式的堂漂、以及参加追悼逝者的后代,不能吃荤,只能吃素,且任何沾了荤腥的人都不能走进“天”中。其寓意是说逝者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灵魂刚刚脱离躯体,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还在懵懂时期,什么都吃不下,我们不能让他(她)看着我们大吃大喝,而他(她)自己什么都吃不到。我们要纪念他(她),要记住他(她)的恩德,要吃素悼念他(她),这样才能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对上天的感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上天的路很滑,如果逝者的灵魂沾上了荤腥气,就很难再上到天堂了。
逝者出殡的日子是按历书来推定的,有的是三天,有的是五天或者更长,但都是单数。逝者在家中摆放多少日,人造的“天”就存在多少日。逝者出殡日,鸡报晓时,堂漂就会用一根竹杆把“天”戳破,表示逝者的灵魂该升天了,逝者的躯体可以抬上山去掩埋了。
毛南族造天的寓意,就是用一个想象的天空,安顿自己的精神在一个斑斓的世界里。其更多的寓意就是为了在岁月的弧度里,在生命消逝的痛苦中,握住命运,握住未来的日子,挤出凝聚在生命向往中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