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寿的外婆

(2010-04-02 08:55:09)
标签:

健康

长寿

外婆

舅舅

小姨

外公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老家那一片山沟里,能够活到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屈指可数,从我记事到现在,能够突破九十岁的老人,在方圆十多个寨子里,目前还只是外婆一个。“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因为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这里的老人只要过八十四岁还能够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长寿了。作为儿孙,只要家中有过八十四岁的老人,一年就必须得给老人祝一次寿。外婆当然也不另外,过八十四满八十五周岁时,舅舅张罗着给外婆祝寿,那一次祝寿搞得很热闹,四乡八寨的人家凡是与外婆一家沾亲带故的都全被请来了,有一些没有请到的熟人家也派来了代表。特别是那些有了点年纪的老人更是不请自到地要来讨杯酒喝。但是这样风光的寿酒只办了三次后外婆就不准办了,外婆的理由很简单,说年年这么办等于是把钱米往水坑里扔,看着就让人心痛。外婆八十八岁时舅舅还想再操办,就遭到了外婆坚决的反对。舅舅说办一次也费不了多少钱米,东西都是大家凑,就像大家拢在一起打平伙(聚餐),都是自己做自己吃,凑在一起就是想图个喜气和热闹。但是这一次外婆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决绝,她说如果舅舅一定要操办,她就去用一棵绳子把自己吊死。于是外婆的高寿酒就在外婆的坚决反对下只办了三次后就流产了。

外婆和舅舅和我的母亲,严格讲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外婆一生没有生育,在二十六岁时抱养了我的母亲,在三十二岁时又抱养了我的小姨,我母亲出嫁后小姨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就是我的舅舅。舅舅到外婆家的第四年,我那经常喝醉酒的外公就去世了。

小时我跟外婆特别亲密,这也许是跟外婆救过我的命有关。我一岁多点母亲就因病去世。母亲生病那一段日子里,因为没有奶吃,我的体质很差,三天两头病。埋葬母亲不久,连饿带病的我生命几乎走到了尽头,就在父亲认为我已经活不下去而打算也将我埋掉时,外婆赶来了,她用手试了试我的鼻息后,决然地从父亲的手里把我抱去抢救,说实在救不过来再埋也不迟。外婆一边给我灌草药,一边给我喂米汤,并不眨眼地守了我三天三夜,我的这条小命硬是被外婆从死神的路上拉了回来。

因为没有生育,外婆一生总觉得愧对外公,外公的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外婆,外婆都是逆来顺受,从没有反抗过。在我的印象里,外公一天到晚都醉醺醺,经常红着个眼睛,坐在火坑边,一边抽烟一边骂人。除了喝酒抽烟,外公基本上什么事都不干,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外婆一个人在张罗,如果到吃饭的时间外婆还没有将饭摆到饭桌上,外公就会大发脾气,这个时候不管手上的活怎样紧,外婆都会先放下,把饭端到饭桌上,在一家人都吃上饭的时候,她才继续去完成那没有干完的活。

外婆很会持家,山里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外婆的家却在外婆的管理下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大集体时,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管家的外婆不但每一顿都能让大家吃饱,而且还想出办法做酒来给外公喝。我家和外婆家相距不到 一公里的路程,小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在外婆家过,见证了外婆持家的精打细算。如在生产队分粮的那些日子,家家都煮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吃,外婆却不这么做,每次做饭她都要掺上一些野菜或野果之类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就连外公反对也没有用。记得有一次队里分粮,外公流露出想吃一顿白米饭的念头,外婆不肯做,外公就动手打外婆,挨打后的外婆在擦干眼泪后又给大家做了一顿掺着菜叶子的饭。正是因为有了外婆这样会持家的人,到别人家都断粮的时候外婆家还能有掺着菜叶的米饭吃。

常言说“十个上门郎,九个没有好下场”,也就是说上门的女婿日子都不会好过。但我舅舅却不是这样,从他进门到外婆家的那一天起,他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家中的大事小事,外婆可以不和外公商量,却一定要和舅舅商量,如果舅舅提出反对意见,外婆都一定会采纳。依照我们这地方的风俗,上门的女婿一到女方家后就得改从女方的姓,舅舅来到外婆家后却一直没有改名和改姓,为此大多数人都很不理解,包括我的父亲都曾为此私下同外婆嘀咕过,但是外婆却说改不改姓都无所谓,只要人的心好就行了,心不好改姓也不会成为一家人。正是外婆的宽容和谅解,赢得了舅舅对她的尊敬,长期以来舅舅一家和外婆都相处得很融洽,从没有吵过闹过。

外婆过七十后,舅舅和小姨不再让外婆下地去干活,也不让她再打理家务,而只是叫她帮着看家,在家中喂喂猪,照看鸡鸭。但外婆却是个闲不住的人,她常常在舅舅一家人上山干活后溜出家门,去坡上或砍柴或割牛草或捞猪菜,舅舅和小姨知道后说了她几次,她都是嘴里答应着,第二天仍我行我素,后来舅舅和小姨看实在说不动她,就叮嘱她不要去太远的地方,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得多得少天黑前一定要赶回家。

过了八十岁,村子里与外婆同一年龄段的老人都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每倒下一个,外婆都要把自己关在家中哪里都不去,直到死人被抬上山安埋了她才出门。还在七十岁时,外婆就叫舅舅给她准备好了棺材,小姨给她缝制好了寿衣,但是外婆的棺材却常常被那些来不及准备的人家借去,把死人埋下土后才做一个新的来还。在第七次将棺材借出去后外婆感到了一种恐慌,这种恐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的恐惧。第七次将棺材借出去,外婆已经八十八岁,村子里一些比她大和比她小几岁甚至十多岁的人都先后去世了,外婆还健健康康地活着,一顿还能吃上两小碗饭,喝上二两酒,白天还可以到地里去捞一抱猪菜,或者还可以到对门坡上去砍一小捆柴。这时的村子里已经没有多少老人,没人再来陪外婆说话,于是外婆逢人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真是作孽啊,我做哪样还不死呢?

过了九十岁的外婆除了耳朵有点聋,身体基本上没有什么毛病,照样能吃能喝能睡,越是这样外婆就感到越恐慌,一次我去看她她问我她是不是好人,我说是,然而她却说我骗她,她一定不是好人,人家都说“好人不在世,祸害活千年”,那么多人都死了,她还活着,她这一辈子肯定没有积什么德,肯定不会是好人,肯定是祸害。听着外婆这不明不白的话,我吓了一大跳,想不到外婆对自己的长寿还有这么一种认识。

还在九十岁以前,外婆就曾流露出自杀的念头,被舅舅和小姨发现后急时制止了,后来外婆也认为自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会给后人留下不光彩的一笔,外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外婆一直都想死,缘于外婆一直认为自己这一生太多余,嫁个丈夫却没能给夫家养下儿女(没有生育外婆一直认为这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过错),抱别人的子女来抚养也没能给他们挣下一份好家业,反而到老了还要拖累这些子女,让他们做来养活自己。外婆一直认为自己这一生一定是罪孽深重的一生,早死早一点得到解脱。正因为钻进了这样一个牛角尖,外婆就认为自己的长寿不是好事,反而是一种罪过。舅舅和小姨越是对外婆无微不至地关心外婆就越是心不安。外婆一直想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帮舅舅和小姨做事,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要柴的活已经做不动了,她就天天到屋背后的地里去捞猪菜,然后就一小把一小把地抱回家。舅舅和小姨心疼她,不让她做,她就和舅舅吵,和小姨吵,说她还能做为哪样不让她做,不让她做她会得病的,舅舅和小姨没办法,只好随她去。

外婆是在九十八岁那年死的,外婆的死很简单,那天外婆去地里捞猪菜,淋了一小点雨,回到家后就生病了,等舅舅从六公里外的乡卫生院把医生请到家时外婆就已经不行了。外婆死得很安详,就像睡着一样,嘴角边还挂着浅浅的笑。外婆死时什么话都没有留下,就连守在她床边的小姨也说不出外婆是什么时候死的,在一个多小时前她还端水给外婆喝过,喝完水后外婆叫小姨去休息,说她累了,想好好睡一会,外婆睡过去后就没再醒过来。

(在清明即将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祭奠已逝15周年的外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