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小燕子

标签:
燕子山麻雀阳台小山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很少在城市里看到燕子,城市的天空对于它们来说,仿佛是一片禁地,只有那些不择环境的山麻雀才能在这里安家,但也都是躲在高高的树上。小燕子不知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它们的家肯定不会在城市里,它们一定是经过了长途的跋涉,飞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想找一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刚好我家这个阳台没有任何遮拦,它们就进来了。在看到小燕子的那一瞬间,我本来是想到阳台去坐一坐的,看到燕子后我又悄悄退了回来,妻子用奇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正要开口说话,我立即用手势制止了她,我向阳台上指了指,刚好这时女儿也走了过来,看到阳台上的燕子后女儿惊喜地叫了起来,燕子就在女儿的叫声中飞走了。
这以后燕子再没有光顾过我家的阳台,尽管我在阳台上放了一些燕子爱吃的食物,但还是没有让它们再在那里出现过。对于这城市里不多见的一景,我一直都怀着一种很美好的渴望,我幻想还会再见到燕子的身影,每天下班后一回到家,我都要站在屋子中向阳台上观望许久,然后才肯走上阳台去。
燕子不再来了,但有一天我放在阳台上的食物却引来了一群山麻雀,我下班回到家时正看到它们在阳台上啄食,也许是开门的声音惊动了它们,进门时我刚好看到它们飞去的身影。对于山麻雀我是没有多少好感的,在农村的日子里,庄稼成熟时,山麻雀就会一拨一拨地飞出丛林,飞到庄稼地里来偷食,那时大人们就叫我们拿着东西到地里去赶,却总也赶不走,人在东边它们就飞到西边,人到了西边它们又飞到东边,一天下来,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庄稼还是被山麻雀吃去了不少。
在我们老家,燕子在屋檐下安家,被预示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从小我就一直渴望有一天燕子能到我家的屋檐下来安家,但一直到我走出山野来到城市里生活,也没有哪一只燕子能够把家安到我家的屋檐下来,为此我常常对那些翩翩在高空中的燕子就充满了一种渴望,由于这种渴望一种没有得到过实现,以至于我在外出读书和参加工作若干年后,常常在不经意间会因为一丁点的回忆而触景生情。
就在我看到燕子的那一天晚上,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声敲醒了在书房里写作的我,我知道在这样的雨天,燕子是应该找一个地方避雨的,于是我幻想着燕子还会飞到阳台上来。但是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燕子却不见飞来,望着窗外的雨景,我再也坐不住了,便推开门来到阳台上。雨天的街道是清冷的,天空是迷濛的,对面的建筑工地上虽然还是灯火通明,但可能是下雨天,已经没有人在干活了。吸引我视线的还是对面那座小山,看着雨水哗哗地从被劈开的山体上冲刷下来,流过被肢解了的石头,流向山脚下的街道,我的心竟然有了一种莫明的感伤。
雨越下越大,夜也越来越朦胧,我在濛濛的春雨中,想着那一双燕子,想着它们在这样的雨夜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吗?想着想着真就有了一种牵挂,而这种牵挂就让我又回到了一种童年的心性中,儿时有一次也是天上下大雨,家门前的一棵大树上掉下来两只小燕子,我把它们捡回家,并用稻草和一些破布给它们做了一个窝,然后把它们放在窝里面,但是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两只燕子都死了。那个时候除了可惜之外我并没有去想很多,直到长大后我才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一些自然的法则我们靠人力是无法改变的。
来到城市以后,与自然界中的生命交往就少了,但我对燕子的感情却愈加深厚,偶尔只要看到有飞鸟翩翩起舞在城市的上空,我都想当然地认为那就是燕子,在我的潜意识里,似乎只有燕子才会在空中舞动出那多彩诱人的舞姿。从燕子而联想到曾经读到过的高尔基先生的《海燕》,那种激扬人生的文字和借物借景抒发意志的感情,如果不是处于特定环境和特殊年代的人是很难明白的。由此我就联想到假如高尔基先生不是生活在那么一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环境里,他一定也会如我一样用文字来赞美燕子,因为燕子不光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会赋予我们安宁平和的生活,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懂得去珍惜、去关心、去爱护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燕子无法抗击风雨,更无法搏击风浪,这是它们的本质。春天来临时,燕子才会从窝中飞出来,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燕子一直是作为一种春天的象征物而出现的。对于燕子在屋檐下垒窝的寓意,我一直是深信不疑的,我相信那不会是一种空穴来风,因为每一个春天来临之时,一个新的希望也会重新来到了。
此刻,我所在城市的天空正在下着大雨,我站在阳台上,想象着曾经到过我家阳台的燕子,在春天越来越浓的气息里,想着燕子已经光临了我家,全身充盈着憧憬的渴望,燕子这个春天的使者,给我带来渴望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勃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