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过去的圣诞节麦克斯回津探望病中的姥姥。

麦克斯说:中国的餐饮很精致和讲究。
麦克斯十五岁的生日仿佛在昨天,转眼又到了十六岁的生日。
这次回美国后,我们娘俩有过两次严肃而正式的谈话,缘于麦克斯需要注册下一学期的课程,而他和课程辅导员商谈后,告诉我他的的想法和决定:他的志愿是上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加州州立大学),因为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消防员。这样的结果,让我深感意外,也极为不舒服。
三年前,我把麦克斯送进美术班,两年前,我把他送进常春藤课后补习班。除了正常的学校课程,麦克斯每周六半个白天在美术班,每天下课后从四点到六点去课后补习班接受“小灶”补习,补习班里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就是说麦克斯可以受到多于同班学生两倍的课程辅导。从大学入学竞争来说,大部分中国家长和中产阶级以上的美国家庭多花钱给孩子加炉灶,与那些没有钱补习的美国孩子相比,虽然不公平,却有着很强的优越性。所以,在美国的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精心计划和培养中,都会朝着常春藤系列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等未来注定能步入美国中产阶级的专业目标前进。
我也不例外。多少次和经验丰富的课后班老师为麦克斯量身打造他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尽力调高他的学习成绩,加上一年前就参加了PSAT预考补习班,用中国填鸭式的方法教会他应试技巧和能力,希望能将来有个好的SAT成绩,加上持之以恒的好的GPA成绩,我的理想是让麦克斯至少能考进UC(加州系统大学),当然也希望他能有个傲人的未来和职业。
我知道,麦克斯从本性上来说不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孩子,但是他的性格比较温和顺服。记得,在上美术课不久后,我因为他做事不专心画的作业越来越退步,而对他有过一次大发雷霆。我怒斥他不懂得上进,不懂得珍惜,告诉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国人的至理名言,希望他能塌下心好好学,不辜负我的一片苦心。那时麦克斯还小,从没有见妈咪这样恼怒过,他有些吓着了。他当时哭得很伤心,在我的强硬态度下,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学习!
在我上次离开美国回国的时候,我尽力把麦克斯的事情都安排好。包括给他交付了新学期的课后辅导班费用。按常规我需要拉着麦克斯一起去和课后辅导班老师面谈,针对他的现状设计新学期的课程表。麦克斯不情愿地和我一起去了辅导班,却也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我问他:如果你这样一副爱上不上的样子,我有必要交那么多辅导费吗?你告诉我,上这个课后补习班,是否对你有帮助?他耸耸肩回答说:我认为没必要上!但是,如果我来上能让你高兴,那我就上!我听了,横竖不是滋味,但还是决定让他上!
老师趁麦克斯喝水去的空档和我友好地说:你家麦克斯很聪明,也很有潜力,也非常和善有礼貌,就是不努力。比如,每天上课他都比规定时间晚来,但是一定在下课铃声响过,是第一个走出教室的学生。他多一分钟也不停留,更不要说拉着老师问问题。其实老师课后解答学生问题都是义务免费的,多好的机会啊!可是你家麦克斯几乎没有问过老师任何问题。
话音未落,麦克斯走回来。他大概听了点尾音,但并不在意,反而冲着老师甜甜的一笑,彬彬有礼地问老师那边有个学生想借书,他怎样能帮老师去借给他。他不介意花时间为老师学生服务。老师在麦克斯转身去帮别人后,和我说:这点不得不肯定,你家麦克斯是一个非常可爱有爱心的孩子!如果学习再优秀,就太完美了!
麦克斯是在教会长大的孩子,他是在“施比受有福”的人生哲学教育下长大的。而且,他是一个在美国普通教会长大的孩子。我之所以强调“美国普通教会”,是因为在美国这样的教会,不以律师、工程师、医师、成功商人、政客、或者年薪在十几万美金以上、或者名望财富超凡的群体为主。例如我们教会,多是做普通工作的普通美国人们,他们没有过高的生活追求,没有出人头地的梦想,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过着一个极为普通的美国人式的生活。他们却多有热情和爱心,自尊自爱,朴实无华,是一个富有“地气”的群体,也从不缺失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
美国人酷爱自由。作为父母,要给孩子自由,作为孩子,更要维护自己的自由权,这是每一个美国人顺理成章、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尊重孩子的习惯、思想、意愿和选择,是美国人基本的思想准则。比如,就麦克斯向我宣布的决定,我曾非常激动地和Ryan探讨过,他对于我的态度过激非常不理解。他认为,孩子有权利选择他的未来,我们做父母的有必要干涉吗?我则不同意,我认为麦克斯现在还是一个孩子,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生活。他完全处在一个无知的理性的想法里,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加以循循善诱的话,孩子就会付出代价和学费,那是做父母的失责。Ryan说,这是你们中国人的想法,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孩子如果喜欢,就让他去做喜欢的事情。孩子不是父母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和决定的权利。我知道,和一个连吃饭都持守十几年菜单不变的美国人争论这样原则性的问题,肯定不会有结果。我也就放弃不争论了!
我改为做麦克斯的工作。
我问他:能告诉妈咪,为什么将来一定要做消防员工作吗?理由是什么?
麦克斯说:因为我想帮助别人。
我说:不一定只是消防员才帮助人哪?你看,凡是我们知道的任何一种职业都在帮助人。就拿医生和消防员相比,他们都是救人一命的天使。但是消防员是在冒险自己的生命去搭救别人的生命,而医生是学完之后能持续一生地医病救人。这样比较,医生不比消防员更有成效和价值?
我喜欢身体力行地用肢体行动来帮人救人,而且这种帮助是职业性的。麦克斯说。
好!妈咪很欣赏你的爱心和志向。但是,你要明白,如今时代不同了!即使作为消防员,今后也会用科学的手段作业,因为如今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了。我想终有一天,会用电子设备来代替消防员去救人,而不致于消防员有生命危险。所以,在你做任何一种职业前,你都要先完成基本的教育水准,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才会具备一定的能力。不管你今后做什么职业,都要力求做得最好,而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如今好好学习,就是你作为学生的天职,如果你成绩是B,是否一定争取去拿A?如果你普通课已经过关,是否考虑去挑战honor课程甚至AP课程哪?如果你想入学普通大学,是否先要尝试能否被一流大学录取?做人,不求最棒,但求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你说对吗?我用眼睛紧紧盯着儿子的眼睛,充满期待地说。
麦克斯大概受了点感动,回应说:妈咪,我没说不上大学啊!我也在尽力啊!只是对考入UC没有太大自信。
我说:你看咱这么办好不好?你先想想要学哪个专业?再依据专业锁定想要入学的大学。这样有了目标后,我们再尽力朝着目标前进,可以吗?
麦克斯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但是,我心里知道他并不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他已经在一种他习惯的环境里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个环境,是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环境。这里没有中国人出人头地的欲望,这里没有名利双收的梦想,这里没有被人尊敬仰视的虚荣,这里的人们,过得自食其力,过得自得其乐,过得自如简单。麦克斯,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美国人环境里长大的!不管我如何改变不了“望子成龙”的中国式家长的心理,我都不能不面对既定的事实。
如果麦克斯的人生轨道就这样铺定了方向,那他的未来就令我失望了吗?然而,就目前状况来看,他很快乐。就我周遭的这些美国人来看,没有人不快乐!难道麦克斯不考入名校,不有个傲人的前途和职业,就会让我脸上无光了吗?如果我逼着他一定按着我的想法行,他勉勉强强应付却不快乐,那就一定是对的吗?
这就是麦克斯在十六岁的时候,给我出的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不知道是应该改变自己还是应该改变儿子?
无论如何,都要祝儿子十六岁生日快乐!因为妈咪爱你,才会为你忧心。如果你真的感觉是快乐的,那是否就要改变我的固有想法和心态了哪?儿子,愿你永远快乐!

天津新民园体育场

多么熟悉的地方!

沾点圣诞气氛!

我的母校

难得带儿子走在我儿时天天走着的街道上

我就是告别这座高层,来到美国的。



南市食品街

全家团聚

给姥姥过生日

我爱小白!

合家欢


喜欢上唱歌

祝姥姥生日快乐!

吃狗不理包子

我和小白友好相处

在天津和儿子合影

十六岁的麦克斯,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跨越太平洋,回到美国。

与大舅合影

在天津机场送麦克斯回美国

临别亲热一下

也许,麦克斯只属于他的本源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