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法20本必读书目(转)
(2013-02-07 14:17:43)分类: 六、证券法原理与中国证券实践 |
研究公司法20本必读书目(转)
一实体公司法解释著作
1.
【简要说明:各主要国家公司法律制度总体存在三个趋同因素:对小规模公司给予更大的自治空间;强化公司信息的公示和公开;和公司控制者义务和责任。但德国仍然坚持传统公司法上最多的强制性规则,其他国家都或多或少趋向美国模式(以其《示范公司法》为代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自二战以来,向美国靠拢日趋明显,2006年日本新公司法的实施即为最著名的例子。因此熟悉德国公司法事关我国公司法解释适用上采取何种立场。】
2.
【简要说明:2006年以前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公司法具有很高程度的一致性,因此本书虽然以韩国公司法为解释对象,其法解释的根据仍代表三部公司法的共同立场,其使用的法理根据,对解释我国2006年公司法具有最近的亲缘性。】
3.
4.
【本书作者笔调轻松幽默,并大量加入法国公司运行状态的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场感。】。
5.
【英国公司法也许算得上全世界最庞大的公司法,以至于我国至今仍未有其法规的全译本,国内不少研究生都读过Gower的公司法原著,但其书重原理,少实务。吉南著作或许可弥补Gower的不足。另须注意,2000年英国成立专门的促动公司法变革的小组,要求简化公司法呼声甚急,其今后实际动向值得关注。】
6.
【王氏算得上台湾公司法学研究少壮派代表,本书可以看作是台湾公司法学者趋新代表作。但是本书写作态度有点漫不经心,说理不透。】
二公司法理论著作
1.
2.
3.
【这是一本采用经济法学派(公司合同理论)观点评论或批评美国公司法、证券法的强制性因素的名著,深受青年法学家青睐,在我国经济学界影响巨大。但是要以平衡心态对待此作。现行公司法及其背后的理念不可能脱离人文伦理因素,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道德观的话,其道德立场就是效率。如果效率不属于道德因素,那么这本书可以戏之为“缺德公司法”。】
4.
【这本书无疑是经典之作,该书用优雅语调、翔实的证据描述美国大公司实况(上世纪30年代),并提出了一个世纪性命题:巨型公众公司发展之趋向是“两权分离”(所有与控制相分离)。作者深具忧国忧民的同情心,具有很强的道德感。这与《公司法的经济结构》一书立场显然有别。该书在我国命运不佳,遭遇到难以想象的误读,因此有必要重读这部原典。】
三公司制定法文本
1.
【这是一部以一人之力完成的法典写作,其用语简洁在公司法文本方面甚为少见,】
2.
【说难听一点,大陆公司法只是把台湾公司法中可以接受的部分移植过来,因此比之大陆公司法,台湾公司法本身仍具有相当的逻辑一致性。阅读台湾公司法可以观照出大陆公司法不连贯的之点线。】
3.
【在东亚地区公司法“脱欧入美”的队伍中,日本走在前列,韩国居中、台湾最后,中国大陆还缺乏明确方向感。】
4.
【这部公司法作为东亚“脱欧入美”的急先锋,从法条写作上看明显具有不成熟的抄袭特征,我国下一步该如何抄要以此为鉴。】
5.
【德国公司法具有很强的“团体法”色彩,要从团体法意义上理解公司法,就阅读德国公司法。】
6.
【美国公司法虽然为我国不少学者欣赏,但竟缺乏像样的译本。如果不愿读原文,目前国内也只有这本书聊补无米之炊。】
四英文原版著作
1.
2.
3.
4.
注:下划线的10本书为核心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