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期吃药的【抑郁焦虑强迫包括精分】如何做心理康复

(2017-07-19 10:52:36)
标签:

杂谈

长期吃药的精神类疾病如何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康复,还给一个鲜活生命的多彩生活!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类问题或情绪问题,药物不能让人得到心理的提升,不能增加心理上对社会生活中不良刺激的承受性。

本没有病,被当病治疗,给予吃药,适量还好,一旦过量,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疲乏无力,长期吃还对脏器有毒……这些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困扰着患者和家属。一旦吃上药,十有八九就过量。想停药又怕反弹,反弹再去看医生,反而得吃的理更大……有没有想过,也许ta的疾病并不是真的“病”,只要解决了心理、思想上的问题,不需要药也能缓解和康复呢?7月18日星期二晚上8:00-8:50,美龄老师在“一直播”的“美龄心理夜话”等着大家,一堂公益讲座,让你明白长期吃药的精神类疾病,如何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康复!

一、常见的长期吃药的精神类疾病

1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神经症。

2、抑躁症,躁狂症、双想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3、儿童抽动症、多动症。

4了解药物的作用与药理

1改变神经元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摄取,以达到使神经活动兴奋或抑制的调整。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是由神经递质传递的。改变神经递质的量,或是提升、抑制神经元对神经递质再摄取的能力,可以调节神经活动。

如提升脑内多巴胺(治疗抑郁),降低多巴胺(治疗精神分裂症)。

2麻醉、抑制或兴奋神经系统活动。如提升中枢神经兴奋、抑制脑皮层兴奋,抑制边缘神经系统活动。

二、心理咨询康复如何做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明确精神类疾病的病因。

2、找到产生精神类疾病产生的原因,一旦确定属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去病化,消除并化解致精神异常的原因,让求助者看到署光。

 3、明确心理康复的过程

 4、心理康复的效果三要素。A、求助者的主动积极执行力。B、心理咨询师的技能学识。C、重要他人的有力支持与配合。

三、如何撤药

1、在求助者明白自己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后,咨询师先帮助求助者树立起以自我心理调整,来化解当前状态的信心,作好了自我心理改善提升的心理准备。

2、常规情况下,在心理咨询的协助下,随着求助者心理能力的提升,逐渐减药。也有不少人明白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自己一下子就全部把药停下来了。

3、咨询师协助家属和当事人,了解撤药后,求助者的情绪自主性变强,心理受到刺激,会有负性情绪产生。因为这个时期求助者的心理承受性比较弱,被以前的情形吓怕了,一旦出现激烈的负性情绪,容易误以为旧病复发,从而又吃上药。这是导致心理康复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即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产生负性情绪时,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正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提升心理应对能力的最佳时期。当然,这个时期也是最考验心理咨询师定力,和技能熟练经验丰富与否的时候。

4、一旦确认是心理问题,在没有新的心理刺激产生的前提下,停药不会带来求助者的二次伤害,或精神类疾病的复发。所谓的复发,其实是药物本就不能提升心理能量,只是通过控制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状态,来控制情绪。当情绪不再受药物的控制时,给心理造成刺激的因素在,心理的适应性没有得到提升,不良的情绪或症状自然会再次被引发。有心理咨询师的协助,心理咨询师会引导启发求助者提升心理适应性,提升心理勇力,停药后,求助者自己学会良性应对原先不能够适应的情形,正常工作学习,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5、为什么一定要撤药?药不是真正在治病,因为这些心理问题者没病,只有心理问题。药的副作用本身导致求助者想撤药,药物的部分副作用直接影响心理康复。比如,学生要回学校学习,吃得记忆力下降,吃得表情呆滞,脑子感觉都不好使了。

6、部分人因为情绪过于激烈,难以自控,早期是可以适当吃一些药,控制情绪,以便能够和心理咨询师顺利沟通。当然,遇到经验相当丰富,能量十足的心理咨询师,能够让求助者自然平息激烈的情绪,就可以不考虑药物的配合。

四、撤药后出现较重的负性情绪怎么办

1、首先判断什么原因引发负性情绪

2、心理脆弱,遇到刺激难以控制情绪

3、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引发激烈的负性情绪

4、判断有没有自制力,没有自制力,就转诊到医院。

5、安抚家属及当事人如有,并明确负情绪的来源,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增强心理抵抗能力。  

五、心理康复后会不会复发

1、没有复发,只有心理承受性与生活环境适应性问题。生活总是会有问题的,生活总是会有很多不顺的,没有人能成为我们的阿拉丁神灯。心理咨询师也不能,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任何时候出现的超出心理承受性的刺激,都可能再次引发心理障碍。打个比方,没有医生告诉你去医院看过病,就再也不会得病。心理咨询也是一样,能过咨询解决了眼下的问题,未来的生活还会出现别的问题,超过了心理的承受性,还会再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到时候,仍然需要看心理咨询师。

2、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心理成长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每段生命的时光,都可能有些心理抗不过去的事情导致心理问题出现,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指导。

3、拥有一位你认可的私人心理咨询师,为你的人生幸福保驾护航吧。

八、公益群

1、美龄心理答疑群:有疑问者可发助理10元红包加入公益答疑群。详情添加电微号18101058600问询。

2、美龄心理祛湿微课群:7月21日开课。学习者可发助理10元红包加入学习群。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大凡有心理问题者,情绪焦虑抑郁,烦躁不安,多思多虑。美龄老师学习中医多年,在个案操作中常常看到脾湿的表现,脾有湿气,会导致情志不舒,记忆下降,多思乱想,导致抑郁、焦虑。在咨询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中医药的方式调理,很多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详情加电微号:153218285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