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又一福:福源
(2009-01-04 00:18:22)
标签:
新年祈福情感 |
新年又一福:福源
福的含义是什么?又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下面从甲骨文、金文、和篆体中福字的写法,来了解福字的字体结构,并从中找出古代人对福字的理解,还可以从福字内涵演变中,找出福的真谛。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后来,“福”又成为特指祭祀用的酒肉。《国语·晋语二》上载:“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置堇于肉。”后人:“福,祭祀用胙肉也。上古时候,人们认为只要有酒肉就是福,看来民以食为天真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对福的解释基本采用的是《左传》上的说法:“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福的含义被逐渐延伸、扩展。如《左传·庄公十年》载:“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里福是护佑的意思。又如《礼记·祭统》载:“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谓之备。”意思是福即事事顺利。再如《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上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这里的福就是福运、福气的意思了。
对福的含义,《尚书》上讲得最为透彻:“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就是说,福包括五个方面,即长寿、富有、康宁、好德和善终。
现代人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有人在报刊上撰文说,“福”字的右边,“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人丁兴旺;“田”代表土地。连起来就是说,一个人有房住有田种且人丁兴旺就是有福。这也算作现代人对福的一种“说文解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