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三大基石
(2008-11-11 08:56:29)
标签:
杂谈 |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内涵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管理的理论也不同。从金典的泰勒理论到现在的企业管理丛林论,企业的管理理论一直在发展。现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三大基石不管企业发展到何种阶段都是不会改变的。
一、
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人员和部门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企业的任务。企业的平台建设主要内容是建立适合其企业发展管理组织结构和适合企业管理的管理制度。
陕西两个药业企业,其中一个在企业建立之初没有建立合适组织结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基本上是老板批条子,老板娘管账,儿子发货,儿媳收钱,老板的弟弟负责销售,企业基本上无制度和组织结构可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当时的广告产品很少,企业投入广告后,凭一个壮阳药声名鹊起,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日进斗金,当时有人对老板说一定要规范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的平台。老板说“现在收钱都收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管那些”,另外一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在企业管理上下功夫,引进了优秀的人才,制定了奖励人才的制度,企业的新产品不断上市,市场开发有条不紊。经过六年的发展,后一家企业后劲勃发,企业发展的速度比第一家要快;等到2000年,第一家企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第二家企业已经成功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成为中国制药前二十强。现在第一家企业已经退出药业,第二家企业利用资本运作和上市后的规范管理成功收购了7家企业,企业的资产已经达到40个亿。
建立合适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就为企业员工的规范、有效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所谓栽的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个平台的建立其实不难,但它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
二、
一般将三年以上的发展战略将规划,三年以下的战略叫计划。计划管理是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解成年度的计划,再将年度目标分解成月度计划。企业的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管理叫计划管理。公司各部门按照年度和月度计划,分工合作一步一步地完成企业的战略。
企业管理是个复杂过程,人财物、产供销等过程复杂,不同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计划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做的头等大事。
企业实施计划管理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
1、
2、
3、
4、
5、
三、
首先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学会识人、用人、育人,这是企业管理者首要任务。
识人就是要将适合企业的人员选进企业,识人是人力资源的第一步。很多人希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进入公司,其实这是错误的。企业选人是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同时管理者要具备伯乐的眼光,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进行快速赠别,所以管理者的识人能力的修炼非常重要。
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二步。要求企业按照已经设置的岗位赋予员工一定的权利,同时还需要配合和支持新进员工的工作,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企业招进优秀的人才后,往往不能支持人才的工作,相反,企业有很多掣肘的地方,限制了人才能力的展示。这样做一方面浪费了人才,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也没有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得不偿失。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人才充分展示才能、适当地交流帮助人才有效工作、真诚关心让人才有安全感是让新进人才顺利度过三个月考核期的关键因素。现在的人才流动性很大,招聘到一个优秀人才很不容易,人才和企业其实是在双向选择。但如果因企业原因导致人才流失将是企业的损失和失败。
育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员工是为某个企业专门培养的。员工进入企业以后,需要企业不断培训,一方面是让与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和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也是让员工的职业能力向企业要求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一个员工流动频繁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一般保持在年度流动率在10%左右,高管的流动性要更低,一般高管的服务期要在2年以上,高管频繁异动是企业管理的大忌。
总之,企业是一个舞台,需要用制度和结构做支撑,用计划做指引,选择各种优秀人才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这个方面讲,企业的拥有者更像一部电影的导演,他需要对电影的内容准确把握,要用智慧的眼光选挑优秀的演员,充分发挥演员的作用,保证所有人员精心合作,才能产生一部优秀的电影。